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0 14:45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发展 LMDI 能源需求预测 能源结构


【摘要】:省级终端能源消费的分解及需求预测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首先采用LMDI模型把湖北省1996~2012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效率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湖北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凸显。其次,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对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这些分析方法和结果,不仅可以为湖北省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其他发展中的中西部省区提供了方法学的借鉴。
【作者单位】: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LMDI 能源需求预测 能源结构
【基金】: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2014年第一批科技项目外委服务(贰)标段17:“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及预测技术研究”
【分类号】:F127;F20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峰,部分有条件的省区将努力提前达峰。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省级终端能源消费如何分解和预测?决定其能源增长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的准确分析,有助于各省区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振宇;王益;;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智;王世进;;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2 尚红云;;中国工业大气污染的Laspeyres结构分解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3 宋旭光;席玮;;中国能源生产率增长中的结构变动——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4 李国璋;王双;;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5 张伟;吴文元;;基于LMDI的长三角都市圈工业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对长三角都市圈1996~2008年工业部门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张约翰;张平宇;;长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测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袁鹏;程施;;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施凤丹;;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原因分析[J];系统工程;2008年04期

9 谢乃明;刘思峰;;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预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1期

10 张兴平;汪辰晨;张帆;;北京市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吴翔;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关联机制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春华;江苏省经济、能源与环境系统(3E)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田志勇;双重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莉;化学工业节能减排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江学迪;能源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能源消费[D];暨南大学;2011年

4 肖小爱;基于DEA的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王蕾;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放;节能减排的潜力测算与指标分解[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江泽红;基于IDA的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凤;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许华;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10 宿永铮;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与镇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子清;周德群;;基于LMDI分解的江苏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09年02期

2 欧育辉;刘轶芳;满讲义;;基于LMDI的我国能耗增长总量分解[J];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3 缪富民;;基于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的工业能耗分解研究[J];求索;2008年08期

4 唐建荣;王力;;江苏省“十五”期间能源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5期

5 皮伟能;邹松涛;;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地;;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模式亟须革新[J];中国三峡;2012年07期

2 天健;努力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J];电力需求侧管理;1999年02期

3 陈海燕;蔡嗣经;;北京工业终端能源消费变化的分解研究[J];中国能源;2006年12期

4 马晓微;刘兰翠;;中国区域产业终端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能源;2007年07期

5 赵静;孙薇;单葆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2期

6 赵静;孙薇;单葆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年03期

7 刘达;康薇;;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4期

8 黄东风;;浙江省终端能源消费趋势的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5期

9 马晓微;崔晓凌;;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叶彬;秦丹丹;杨欣;郑高峰;陈正报;;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分析预测方法及应用[J];电力与能源;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世界分地区、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姜鑫民;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提高[N];国家电网报;2013年

2 ;以节约能源的方式增加能源[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记者 钟文 周慧敏;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刘奕诗 整理;电能替代:引领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革新[N];人民政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奕诗 整理;电能替代:引领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革新[N];国家电网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肖蔷;北京公布能源工作 燃煤压减是重点[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记者 郭秀玉 实习生 邹媛;四成被考核企业未达标[N];珠海特区报;2009年

8 吴学安;“以电代油”前景看好[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王冬梅;北京:在优化结构中急寻节能之路[N];工人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世玲;千家企业重点监管 发改委节能“大计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烨;电能在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的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陈建华;重庆市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7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67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