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气环境绩效 区域差异 驱动机制 非径向距离函数 改进型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摘要】: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与DEA方法,本文分别从效率与生产率两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模型,实证考察2006~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以及八大区域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分布、动态演进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而判断各省份大气污染防治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大气环境效率普遍较低,区域差异显著,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大气环境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技术效率变化起到阻碍作用。通过构建静态绩效—动态绩效的"四分图"模型,发现各省份大气环境绩效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先进省份与落后省份的绩效差距在扩大。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大气环境绩效 区域差异 驱动机制 非径向距离函数 改进型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1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7901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64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4M551787)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075)的资助
【分类号】:X51;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化石能源消费与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所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导致细颗粒物(PM2.5)、臭氧、酸雨等二次污染呈加剧态势,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初,肇始于北京并迅速扩展到整个中东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保护大气环境法国人不买空调[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03期
2 逯元堂;吴舜泽;王金南;周劲松;;大气环境安全评估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张蓉珍;马妮;王石磊;;陕西省大气环境安全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推迟至12月召开[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5 柳艳;加拿大大气环境标准[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81年04期
6 段文华;大气环境与质量标准[J];大众标准化;1995年04期
7 ;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确保实现大气环境功能区质量达标的决定》[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4期
8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中国1999年大气环境状况[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惠;;城市化与大气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研究的理论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王恩涌;陈翔;胡玉霞;董向成;;关于兰州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靖;;xZ口区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容量分析及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任永建;赖安伟;高庆先;;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大气环境研究[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5 崔桂香;许春晓;张兆顺;;大气环境的大涡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张伯寅;梁彬;朱凤荣;李长龄;孟宪忠;钮珍南;桑建国;;北京市西北部山系对海淀区大气环境的影响[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金桂花;江正伟;包华;;巨化周边大气环境氟化物的调研及对策初探[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8 顾兆林;;城市粗糙层内大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彭启明;林能晖;王作台;张时禹;;台湾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站及大气长程传输模式整合系统之介绍[A];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郝润全;翟雅静;;呼和浩特城区大气环境适宜性分析评价[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棕荷;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N];工人日报;2013年
2 记者 武海波;切实加强大气环境治理 真刀真枪抓好工作落实[N];承德日报;2014年
3 记者 张明星;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 推动我市大气环境持续好转[N];石家庄日报;2013年
4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汪小勇 万玉秋 朱晓东 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缪旭波 朱凤松;跨界大气环境管理机制如何建立?[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漆先望;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N];四川日报;2013年
6 通讯员 赵国华 孙新凯 本报记者 尹义坤;威县三管齐下优化大气环境[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黄勇 高嵘;调整工业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N];中国环境报;2002年
8 张隽波邋通讯员 王颖;我省建立大气环境分级预警机制[N];山西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葛丽娟;太原启动污染预控改善冬季大气环境[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记者 陶成君;第一行动执法小组:严惩破坏大气环境行为[N];海东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胥效文;西安市大气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许建明;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集成、改进和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3 黄蓉;削山造地对河谷型城市大气环境的数值仿真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泉;冬季乌鲁木齐逆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境效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何晓玲;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大气环境安全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张志刚;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周艳明;区域大气环境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雄;基于GIS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6 文佳龙;地区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对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年
7 韩敏;基于MapX的县级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8 李冰晶;提高焦化行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水平的有关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李征;基于AERMOD模式的岑巩工业园控制性详规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10 马晓力;历史古镇大气环境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2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7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