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增长极理论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究
【摘要】:增长极理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陕西要促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的构成,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打造适合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发展地区内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引进推进型产业或企业的发展。为研究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增长极理论的阐述和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给出在应用增长极理论指导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七点建议。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 陕西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增长极理论能有效指导陕西区域经济发展1.增长极理论。1.1增长极理论概述。“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先提出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弗里德曼、萨缪尔森、赫希曼等人在佩鲁的研究基础上对“增长极”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海鸣;;增长极理论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J];求实;2013年12期
2 刘晓明;;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3 姜昌梅;;增长极理论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20期
4 张宁;卫海燕;;基于泰尔指数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5期
5 惠宁;谢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张永红;;增长极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杜忠潮;张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以陕西省10市域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忻华强,朱伟东;增长极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经济落后地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9 颜鹏飞,孙波;中观经济研究: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再思考[J];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欣;;增长极理论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年15期
2 张红侠;陈明;;基于泰尔指数的渭南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3 张红霞;;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基于Thiel指数的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张伟;;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泰尔指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15期
5 罗永清;侯学英;;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王利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成都龙泉汽车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商;2015年21期
7 薛国琴;项辛怡;;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极形成因素与培育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8 逯元堂;吴舜泽;赵云皓;李扬樝;高军;;基于环保投入的区域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均衡性分析——以2004~2011年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5期
9 彭新万;;市场效应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J];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10 赵丽炯;;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瑛华;李振平;;陕西关中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理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百全;;关于加快推进陕南突破发展的几点思考[J];陕西综合经济;2009年02期
3 席建强;刘超;高小敏;;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04期
4 李文石;赵树宽;;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8年24期
5 赵光华;于鹏;丁艳萍;;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3期
6 胡俊;张宜红;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仇方道;顾云海;;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6期
8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9 李勇;王金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10 尹海伟,孔繁花;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明;;增长极理论实践带给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09期
2 覃思;;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兰州新区发展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02期
3 赵建新;徐春秀;;增长极理论透视[J];新疆社会经济;1991年06期
4 吴林海,顾焕章,张景顺;增长极理论简析[J];江海学刊;2000年02期
5 刘淑慧;增长极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探讨[J];经济师;2001年08期
6 钟声,高小琴;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的实践[J];理论导刊;2001年02期
7 姜太碧;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农村城镇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04期
8 万小艳,吴淑凤;增长极理论的拓展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建[J];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9 徐洁昕;牛利民;;增长极理论述评[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4期
10 高进田;;增长极理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s,
本文编号:107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7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