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区域经济新常态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发布时间:2017-10-22 19:38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域经济新常态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更多相关文章: 新常态 中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应用型人才 创新


【摘要】:福建自贸区和海西的建设急需一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而现中职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福建自贸区和海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中职机电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新常态 中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应用型人才 创新
【分类号】:G712;TH-39
【正文快照】: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中职学校要满足学生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宏;唐桂英;祝红;方华军;阮勇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4期

2 苏金玲;;实现交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2期

3 杨友谊;黄振元;杨敬博;陈建勇;邹伟敏;;面向基层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36期

4 徐彩霞;;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过程控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李爱华;席晓博;;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6 蔡昌荣,姚碧澄;高职教育选择学分制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辛晓亚;;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杜贤昌;;“焊接”与“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15期

9 李大军,程朋根,赵宝贵;GIS专业建设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涵滨;;高校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红梅;王有志;郭春明;;试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沈颂华;;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钱朝阳;蒲玲;金宇清;樊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系统思考[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卢爱工;李晴;盂祥麒;王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兴洲;应伟丽;蒋薏;;高职教育中考核方式的改革[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卫国邋通讯员 朱强;歩城镇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济宁日报;2008年

2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亚非;坚持电子信息专业特色 丰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阶段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中英合作“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课题组成员 吕红 辜川毅;中职升高职,在课程上脱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展涛;担承社会责任 培育民族中坚[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潘秀慧;培养高科技人才 护航新农村建设[N];温州日报;2006年

7 郭桂英;文化产业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王勇进;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N];解放军报;2002年

9 张慧 王小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李永莉;永仁县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华;当代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志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茹;校友视角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学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白逸仙;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婧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9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79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