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30 05:25

  本文关键词: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AHP-TOPSIS 西南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省际差异分析


【摘要】:自2000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进入快速经济增长阶段,各省的GDP年增长率均保持在8%以上。与此同时,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收入都有较大提升。这些事实都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14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收入显著提高。然而,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内部差距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区域经济差异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不仅存在于东、中、西部之间以及各省份之间,各子区域内部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以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的代表性与可得性,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地区富裕程度、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六个方面选取十个指标来概括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运用AHP-TOPSIS等方法对西南地区各省市区2000-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省际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2000-2013年,西南地区各省市区经济发展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重庆市和贵州省在西南五省市区中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对较大(3)2000-2013年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省际差异先上升后下降,在未来的几年中西南地区的省际差异将会逐渐减小。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省际差异的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为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AHP-TOPSIS 西南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省际差异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1 绪论7-17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7-9
  • 1.2.1 研究目的7-8
  • 1.2.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9-14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3-14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15-17
  •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介绍17-27
  • 2.1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17-18
  • 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18-21
  • 2.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方法21-27
  • 2.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AHP)21-23
  • 2.3.2 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TOPSIS分析法23-25
  • 2.3.3 省际差异的测度方法—变异系数法25-27
  • 3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27-35
  • 3.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概况27-28
  • 3.2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28-32
  • 3.2.1 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28
  • 3.2.2 经济总量差异28-29
  • 3.2.3 地区富裕程度差异29-30
  • 3.2.4 产业结构30-31
  • 3.2.5 人民生活水平31
  • 3.2.6 对外开放程度31-32
  • 3.3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决定因素32-35
  • 3.3.1 区位条件的差异32-33
  • 3.3.2 要素禀赋的差异33
  • 3.3.3 人力资本33
  • 3.3.4 物质资本33-34
  • 3.3.5 区域经济政策34-35
  • 4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间序列分析35-51
  • 4.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35-41
  • 4.1.1 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35-36
  • 4.1.2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36-41
  • 4.2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41-49
  • 4.2.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41-42
  • 4.2.2 西南地区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42-49
  • 4.3 小结49-51
  • 5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与变化趋势分析51-57
  • 5.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省际差异分析51-53
  • 5.1.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差异的分析51-52
  • 5.1.2 西南地区各子系统发展差异的分析52-53
  • 5.2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分析53-56
  • 5.3 小结56-57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57-61
  • 6.1 结论57
  • 6.2 对策建议57-61
  • 6.2.1 国家对西南地区落后省份应给与更加特殊的政策57-58
  • 6.2.2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58
  • 6.2.3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58
  • 6.2.4 加大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58-59
  • 6.2.5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9-61
  • 致谢61-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2
  • 发表论文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清春;王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2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3期

3 彭文斌;邝嫦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资本流动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1116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116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