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2:32

  本文关键词: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土保持区划 基础功能 区域布局 江西省


【摘要】: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背景下,结合江西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要素,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分,明确了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并提出分区区域布局。论述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和分区概况,为江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南昌工程学院;
【基金】:江西水利科技项目(KT201214,KT201310)
【分类号】:S157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钰娴;臧贵敏;李海林;牛振华;穆兴民;;浙闽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2 承志荣;王新军;王雪晴;周纲;赵言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3 谢颂华;曾建玲;杨洁;张靖宇;;江西水土流失省情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汪邦稳;汤崇军;杨洁;喻荣岗;宋月君;;基于水土流失的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1期

5 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1期

6 张碧岭;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试探[J];南昌水专学报;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峰;张利超;张北红;谢颂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6年06期

2 谢丽芳;颜城敏;李该霞;徐元崇;张洋;赵言文;;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2期

3 高春泥;程金花;陈晓冰;;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北京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安全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16年02期

4 张利超;谢颂华;;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复核和划分[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1期

5 张利超;;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6年02期

6 沈波;王念忠;张锋;回莉君;;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部分地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12期

7 罗尖;臧贵敏;;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与思路[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年04期

8 赵乾坤;王治国;张光灿;张超;胡续礼;张淑勇;;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6期

9 王宝桐;张锋;;松花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策略[J];东北水利水电;2014年11期

10 张钰娴;臧贵敏;李海林;牛振华;穆兴民;;浙闽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友银;丛小祥;周岩;沈建;;江苏省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体系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10期

2 邹碧莹;丁美;籍春蕾;王春梅;赵言文;;江苏省丘陵山区及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效益评估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1期

3 张磊;孟亚利;;基于GIS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土流失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4 张超;王治国;王秀茹;韩磊;;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4期

5 张茨林;谢颂华;曾建玲;;江西省人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防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6 厉莎;何华志;牛振华;周婷昀;李海林;谭贞学;;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2期

7 邱微;赵庆良;李崧;张建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8 姜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度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9 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1期

10 左长清;谢颂华;;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成军;;关于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9期

2 赵岩;王治国;孙保平;张超;纪强;冯磊;赵乾坤;;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2013年03期

3 徐传早;黑龙江省召开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审查会[J];水土保持;1980年01期

4 赵树久;对县级水土保持区划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1982年04期

5 ;对水土保持区划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5年04期

6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J];农业区划;1985年06期

7 张碧岭;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试探[J];南昌水专学报;1986年02期

8 邓根松,,危煦春,王建玲;灰色系统理论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邵武市水土保持区划方法初探[J];福建水土保持;1995年04期

9 ;什么是水土保持区划,为什么要进行水土保持区划?[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6年01期

10 承志荣;王新军;王雪晴;周纲;赵言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治国;张超;纪强;孙保平;冯磊;;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分级体系与方法[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保平;王治国;赵岩;张超;冯磊;;中国水土保持区划目的、任务与特点[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付贵增;凌峰;马志尊;;海河流域片水土保持区划初步成果及思考[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永;丁凤玲;;珠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牛振华;李海林;何华志;;对浙闽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及其几点认识[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忙宁;;甘肃省水土流失治理对策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超;水土保持区划及其系统架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一丹;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承志荣;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海波;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区划与含沙量预测的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

4 李欢;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9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139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