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1-2012年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数据,研究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信息学院;
【基金】: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20120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人口规模、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13CRK027)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特征研究”(W2015171) 省社科联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人口结构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时空特征分析”(2016lslktzijjx-23)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北美、欧洲以及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亚是三大经济圈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缓慢的地区。东北亚各国作为一个整体正在增强对本区域各国间相互协调和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新的、高效的区域合作方式。东北亚经济区从地理位置上包括中国、日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彬;对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2003年10期
2 郭金荣;对鸡西市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3年05期
3 张行湘;东北大振兴 沈阳要先行[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12期
4 李云彪,王凤芝;“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信息平台”的构建[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11期
5 胡银波;立足两个基础设施建设 振兴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J];水利天地;2003年12期
6 张行湘;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实现沈阳振兴[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21期
7 陈清泰;抓住有利时机,振兴老工业基地[J];科技和产业;2003年10期
8 肖秋兰;调整和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两把钥匙[J];经济视角;2003年03期
9 ;加快振只老工业基地[J];经济视角;2003年06期
10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需要把握的9个问题[J];经济视角;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孙世强;;国家政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研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朱荣科;;资源型城市反贫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文汇之一[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李中义;高元禄;;加快市场化改革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郑颖;赵金山;;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克强;;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懈奋斗[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6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7年
10 张丽娜;;以体制创新为关键环节和根本动力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N];经济日报;2004年
2 胡鞍钢;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该如何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记者 朱大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和历史任务[N];长春日报;2007年
4 佟冬俊;蓝图展现出的是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记者 樊金钢;九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葛传东;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金融支持[N];辽宁日报;2007年
7 陆峰;推进产业调整升级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N];新华日报;2009年
8 实习生 谢婷婷 记者 刘发奎;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五年磨一剑[N];佳木斯日报;2009年
9 实习生 朱慕云 记者 赵凯;以升促建突出老工业基地优势[N];自贡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节水: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加速器[N];中国水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5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0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3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