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云南区域经济差距及收敛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6 15:29

  本文关键词:云南区域经济差距及收敛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 σ-收敛 β-收敛 俱乐部收敛 倒U型假说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伴随而来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快速变化。这一时期,云南经济同样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处西南边境,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与外部经济交流较少,造成其区域经济差距特征与中国整体及其它省份有所不同。区域经济差距过大不仅影响云南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细致的研究。云南区域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省会昆明一家独大,显著超过其它州市,和(3)以昆明为首的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显著超过云南其它两大区域。针对云南的区域经济差距,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云南目前区域经济差距有多大?(2)长期以来,云南区域经济差距在扩大还是缩小,是否存在σ、β和俱乐部收敛?(3)云南区域经济差距伴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否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假说?本文将采用衡量区域经济差距与收敛性的相关工具,研究以上三个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直接统计数据的分析,直观的展示云南区域经济差距的现状。分析发现,目前云南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省会昆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并与其它州市拉开相当大的距离。本文通过计算云南全域的σ-收敛指数,发现其区域经济差距在近30年里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云南在上世纪末以来的近20年里存在全域性的σ-收敛。Theil指数的分解表明,σ-收敛指数的变化主要是由云南三大区域间差距的波动主导的。在俱乐部收敛方面,滇中地区的内部各州市间差距最大,同时该区域又表现出最为明显的收敛特征,云南存在俱乐部收敛,而且这种收敛主要体现在近20年的滇中地区。β-收敛模型的分析表明,在1987年到2013年的全时期里,云南存在全域性的β-收敛特征,只是这种收敛的速度较慢;另一方面,从1996年前后两个时期来看,则呈现两种不同的收敛特征:1996年前,云南在全域范围内不存在β-收敛趋势;而1996年后,全域范围内的绝对β-收敛特征显著。本文还对云南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影响广泛的“倒U型”假说进行了检验。检验显示,从1987年到2013年,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伴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J·G·Williamson的“倒U型”假说。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莉莉;;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影响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敖荣军;韦燕生;;湖北省区域经济差距及其变化的产业分解[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3 沈莉;;基于地带划分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研究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3年10期

4 赵洁 ,陈秀山;发达国家解决区域经济差距的经验借鉴[J];安徽决策咨询;2002年01期

5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6 罗浩;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7 罗浩,刘志铭;经济转型中的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与政策建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石志恒,李世平;陕西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化及原因分析[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9 毛尚熠,林水山;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10 练绪宁;周建龙;;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红岩;;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山西与江苏、浙江的比较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祥;;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晓东;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重点在公共服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东部应顺应区域经济差距“收敛化”过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丁冰;《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行长 吴民豪;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N];贵州政协报;2009年

5 刘明兴 张冬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政治经济学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婕;为跨越发展提供理论支持[N];甘肃日报;2011年

7 吴民豪 省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贵州分行行长;抢抓机遇 坚定信心 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N];贵州政协报;2009年

8 秦淮川;返乡是被诗化的孤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文建军;让民众把“免费大餐”吃得更舒心[N];青岛日报;2012年

10 王玉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丹;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芸羲;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收敛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2 陆泳舟;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志挺;云南区域经济差距及收敛性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4 何跃武;江苏省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宋军;资本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冯海锋;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7 苏志煌;制度变迁进程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8 汤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晓;区域经济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马姗姗;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9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59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