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战略重点

发布时间:2017-12-31 08:22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战略重点 出处:《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 职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中国转型现实构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两大时代背景,将先后以应用型本科建设、应用型大学建设和一流职业教育国际融合为核心,依次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建设应更注重在培养体系中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融合,在课程模块中实现校企产学研训协作对接,在培养方式上逐渐推进个性化培养方式和学习方式;应用型大学建设应更注重软实力提升,强化硬实力建设,突出创新力培育;一流职业教育国际融合应更重视伴随经贸线走出去,契合产业链引进来,对接国际前沿一体化。
[Abstract]:The historical logic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China transformation reality consists of development system of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Chinese features two major background, will have to application-oriente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class international occupation education integration as the cor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aining subject chai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system, realize the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in the course of training docking module, gradually advancing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strengthening the hard power construction, outstand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first-class occupation educ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d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usion line go out, fit the industrial chain into the docking international forefront of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SB052)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课题(Y201534297)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2010年7月,国家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系统性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法律规范和目标定位上确立了职业教育体系与学术教育体系的双向并立地位;从顶层设计上实现了学术教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晓妮;;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年16期

2 冯宝晶;;“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23期

3 朱国华;吴兆雪;;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22期

4 夏建国;易丽;;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Z2期

5 黄彬;周梓荣;;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03期

6 李德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想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6年01期

7 孙健;;大学精神: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坚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33期

8 唐智彬;石伟平;;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的逻辑与机制[J];教育与经济;2015年04期

9 梁惠清;;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华;吴兆雪;;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4期

2 孙爱武;;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国际化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7年15期

3 朱国华;吴兆雪;;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与核心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05期

4 陈帅;;“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吉林省旅游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刍议[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年03期

5 吴青松;;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6 王杭;;基于毕生发展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终身发展维度[J];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0期

7 李敏玉;;高职院校国际化交流需求及实施思路分析——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8 党瑞红;;“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03期

9 朱理东;;我国高职教育面向东南亚地区发展的路径与调适[J];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08期

10 李子云;;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2 程宇;刘海;;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30期

3 张德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5年6月29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5年04期

4 刘志文;蔡美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专业设置特色初探[J];职教论坛;2015年13期

5 杨海华;顾伟国;;基于产业视角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5年13期

6 祝青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评论;2015年04期

7 胡权;;德国工业4.0:我国制造业新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设备工程;2015年01期

8 黄波;于淼;黄贤树;;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1期

9 王忠昌;;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付卫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工业化后期西方发达国家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百花谭;杨先农;赵小波;;再论“中国特色”[J];现代人才;2012年05期

2 泾丰;“初级阶段”的提法有鲜明的中国特色[J];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3 贾秀兰;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S1期

4 李勤;;导读寄语[J];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008年Z1期

5 刘华清;“中国特色”不同于“有中国特色”[J];老年人;2003年01期

6 周琳;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文明:人与城市的对话》评介[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7 岳新凤;试论“中国特色”的含义[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8 梁栋;;藏书票艺术[J];出版史料;2001年01期

9 王增礼,杨树桐;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团发展道路[J];学会;2002年04期

10 宋晓平;学习江总书记讲话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拉美研究事业[J];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永民;;试论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2 杨岳;;关于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代序)[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3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彦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7 徐建军;;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宋承林;;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戚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10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准确把握现阶段应然的“中国特色”[N];检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萌;第二届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2011年

4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马鞍山日报;2011年

5 李晓斌;重庆三镇获称中国特色镇 旅游新干线示范镇[N];农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鲜明的中国特色 正确的发展方向[N];江西日报;2012年

7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找准突破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土木;中国建筑多点中国特色才好[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文汇报;2005年

10 郑必坚;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洁;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路径[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2 刘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表达口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3 夏雪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高峰;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逸铮;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认知与接受状况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吴宗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周书羽;近五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中的中国特色表达的英译技巧[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施淇文;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杨照航;功能加忠诚原则下政论文本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8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58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