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基础及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8-04-19 22:11

  本文选题:自由经济区 + 自由贸易区 ; 参考:《地理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依据分级主权管理和政策空间分异理论分析中国分级主权管理和政策空间分异的现状,阐述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提出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结构和区位模式,并分析论证天津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城的规划与建设模式和路径。从理论层面,中国本来实施的就是分级主权管理政策,而事实上也存在分级主权管理的各类型特区,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建立"境内关外"型自由贸易区只不过是中国分级主权管理政策在经济领域内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中国贸易型自由经济区应包括保税区、边境贸易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自由市或自由城。应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重点,逐渐向边境口岸和内部节点地区扩展,分阶段有选择的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促进区域经济中心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环渤海区域选择天津保税港区为基础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hierarchical sovereignty management and policy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erarchical sovereignty management and policy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hina's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ucture and location model of China's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area.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ode and path of Tianjin Free Trade area and Free Port City a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China originally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hierarchical sovereignty management, but in fact, there are also various types of special zones of hierarchical sovereignty management. Therefore, whether in theory or in practi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mestic and foreign" free trade zone is only a new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China's hierarchical sovereign management policy in the economic field. China's free trade economic zone should include bonded zone, border trade zone, free trade zone, free port, free city or free c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 and world cities,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Bohai Rim reg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emphases, gradually expanding to border ports and internal node areas, and establishing free trade zones in stages. It has a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hoose Tianjin bonded Port area as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ree trade zone around the Bohai Sea.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02) 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1310101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度重点项目(TJYY08-063)资助
【分类号】: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孟广文;;自由经济区演化模式及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启示[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2 王勤;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其进展[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3 梁立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与中美关系的深层问题[J];理论视野;2012年10期

4 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战略研究课题组;孟广文;;建设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战略构想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李靖宇;修士伟;;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论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劲谰;“价廉物美”的韩国光阳港[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4年02期

7 ;EVOLUTIONARY MODEL OF FREE ECONOMIC ZONES——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5年02期

8 吴日焕,田炳坤;韩国的东北亚经济中心建设构想及难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友华,陈曜;台湾出口加工区与大陆保税区功能转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爱香;卢宁;;东北亚集装箱港口竞争趋势与光阳港的发展对策[J];东方论坛;2009年04期

3 陈双喜,田芯;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裘忠良,吕珊娟;我国中小型船厂发展的差异化战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马仁锋;吴杨;沈玉芳;;产业区演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兼论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研究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0期

6 孟广文;刘铭;;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7 刘国胜;马幸荣;;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法律地位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4期

8 杜萱;;中国特殊经济区立法问题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林康,尤崧涛,陈琼秀;论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3期

10 黄国祥,原舒;谈我国从保税区到出口加工区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蓉;;构筑洋山保税港区有竞争力的物流运作环境[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黄景贵;金丹;刘立武;;构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剑文;魏建国;翟继光;;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略;内陆保税港区保税收益分析及其国际物流通道构建[D];重庆大学;2010年

3 赵韬;经济全球化下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世坤;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程永林;区域整合、制度绩效与利益协调[D];暨南大学;2007年

6 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杰;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奇;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目标模式与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永勃;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及空间效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亚南;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碧蓉;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中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崔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彤;黑龙江省公路运输口岸建设发展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沙沙;离岸金融市场法律监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孟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旅客购物离岛免税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6 张森辉;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池上莎;保税区税收法律制度及区内海事服务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郝志强;天津市东疆港区环境绿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冲;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马林;我国保税港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超;张万里;;中朝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东北亚论坛;2009年04期

2 佟福全;必然的构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与难题[J];国际贸易;2002年02期

3 魏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4 姚木根;;江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10期

5 孟广文;;保税库区与天津自由港建设[J];经济地理;1990年02期

6 孟广文;杜英杰;;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2009年02期

7 程永明;;经营环境影响下中日韩企业的变革[J];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03期

8 刘金红;;日本与吉林省经贸关系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05期

9 金英笋;;图们江地区开发以来延边对外贸易发展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郭文君;毛洪梅;;关于加快图们江地区能源项目合作的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梅;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0年12期

2 ;蒙古国决定在蒙中边境地区建立自由经济区[J];商业经理人;2001年03期

3 农梅;白俄罗斯的自由经济区[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3年10期

4 田秀坤;白俄罗斯的自由经济区及其效果[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12期

5 陈杰军;充满活力的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J];大陆桥视野;2004年06期

6 张成斌;;关于设立磨憨边境自由经济区的初步探索[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孟广文;;自由经济区演化模式及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启示[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8 武超 ,李荣华;利用世界自由经济区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4期

9 ;苏联将建立自由经济区[J];经济体制改革;1989年04期

10 张淳,林锋;世界自由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及其经验的借鉴[J];社会科学;199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石;韩国自由经济区上演“东成西就”[N];经理日报;2005年

2 ;蒙古在蒙中边境建立自由经济区[N];市场报;2000年

3 于晓丽;俄罗斯远东地区引资机制法律基础变化分析[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4 记者 郑法;建立大连自由经济区迫在眉睫[N];大连日报;2009年

5 邓小男 汇编;立陶宛:位置优越的自由经济区[N];中国工商报;2001年

6 ;俄罗斯自由经济区的发展状况[N];国际商报;2000年

7 ;吉尔吉斯拟修改自由经济区法[N];国际商报;2000年

8 驻白俄罗斯使馆经商处 蔡小松;明斯克自由经济区加大引资力度[N];国际商报;2001年

9 我驻立陶宛使馆经商处;立陶宛自由经济区积极引资[N];国际商报;2004年

10 王乃水 李涌 康淼;土耳其自由经济区优惠政策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玲;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婉昕;建立中韩跨国物流自由经济区的可行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奥丽娅;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4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774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