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与动态选择——基于产业层面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6 15:42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的技术追赶是基于不同产业类型、要素构成、技术特点异质性,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与路径构建而缩短技术差距,通过产业层面中技术模仿、吸收与学习能力的有机组合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西部地区在技术赶超中的优势组合与路径形成的过程。本文依据技术路径动态实现,总结了技术追赶的产业要素及自主创新技术追赶的实现,进一步对西部地区技术赶超路径构建和产业的动态选择进行分析,从而对西部地区产业层面技术赶超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Technological catch-up in western China is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es, composition of elements, heterogeneity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path to shorten the technological gap, through the technology imitation in the industrial level.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bsorp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promotes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guides the process of combination of advantages and path formation in technological catch-up in western region. Based on the dynamic realization of technology pat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dustrial elements of technology catch-up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chnology catch-up,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catch-up path and the dynamic choice of industry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u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ath choice of technology catch-up at industrial level in the we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保平;西部二元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2 生延超;;要素禀赋、中间产品与技术赶超作用机理[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3 汪建成;毛蕴诗;;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4 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年02期

5 孟群;王滨;;对自主创新内涵的再认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7期

6 余泳泽;;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12年06期

7 郭丽娟;邓玲;;产业承接、技术外溢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11期

8 张清华;郭淑芬;黄志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赶超战略与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2期

9 谭开明;魏世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张望;;技术差距、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宇;蔡双立;;互补性资产、客户资产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逻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马陆亭;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的技术途径[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马有才;王颖;岳良运;;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4 肖利平;;技术追赶机制研究——一个基于吸收能力与R&D的理论模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5 生延超;;要素、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方式的演变[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6 焦科研;蒋世辉;;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状况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7 彭坤;秦书生;;论马克思主义自主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郭俊华;;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9 杨颖;;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于永达;荣飞;陈驰;;“集优创新”战略——兼论广东“十二五”创新发展思路转换[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许建忠;;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创新过程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文晓云;;技术引进、跟踪模仿与再创新的演进分析——以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汪建成;刘晓龙;;后发企业如何通过连续并购提升技术能力与加速国际化——基于中集集团的案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馨;;从模仿到创新的双模态动力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金玉玲;刘洪春;景向永;李新凯;;基于组合赋权的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班组全面创新管理在中央企业基层班组的研究与探索[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张炜;;自主创新文献综述[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耿智琳;;自主创新企业合作文化的研究现状、内涵与双向作用[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汪建成;刘晓龙;;后发企业如何通过连续并购提升技术能力与加速国际化——基于中集集团的案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晓红;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俞湘珍;关于设计的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叶征;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娟;基于企业版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陆建中;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张敏;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机理与动力模式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荧彬;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洪春;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雪梅;华松公司超薄DVD机芯自主开发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彬;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跨越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孙相军;科学发展观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宋婷婷;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和基础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岩;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化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林磊;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2 欧阳\,

本文编号:216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16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