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实证研究
[Abstract]:Urbanization promote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ain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to achiev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00 to 2012,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 dynamic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domestic deman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long run, there is a two-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domestic demand; in the short term, urbaniz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bu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s not the Granger cause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No.14YJC790131) 上海金融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o.SHFUKT14-02)资助
【分类号】:F299.21;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2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3 丁学东;;关于扩大内需的几点思考[J];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4 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3期
5 何海鹰;朱建平;;城市化与消费需求相互拉动的效应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7 刘慧媛;杨忠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方法[J];投资研究;2012年08期
8 田雪原;人口城市化驱动消费需求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2期
9 李通屏,成金华;城市化驱动投资与消费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5期
10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凤祥;;加快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对砀山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3 孙静;;对重庆市推进城镇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4 赵常兴;霍艾湘;;区域性城镇化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5 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6 姚新春;钟太洋;严长清;马其芳;;基于粮食安全的江苏省耕地保有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钟春艳;王敬华;周连第;;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密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8 牟凤云;范氏梅;林云彦;;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定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杨志平;;江苏沿海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晓;;湖北省城郊镇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曹跃群;刘培森;;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影响因素动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程英男;金春燕;张博;翟剑辉;;长春市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与划分[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郭岚;;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亚力;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型城市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邴迪;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体江;城镇体系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欣燃;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铁臻;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J];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Z1期
2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3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4 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5 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6 姜继为;“拆迁上访”警示城市化过热[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7 刘耀彬,陈志 ,杨益明;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8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9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10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伟;;面板单位根检验中的快速双自举抽样推断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22期
2 金林;;基于面板单位根方法的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3 邓淇中;姚晓军;王克喜;;长江流域消费结构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吕延方;陈磊;;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及稳定性的探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1期
5 朱慧明;余为政;;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失业率结构突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黄旭平;熊季霞;;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效率——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7 黄旭平;张协奎;;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的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任英华;余雪静;;区域资本流动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J];统计与决策;2013年10期
9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单位根及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J];开发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永伟;似无关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浩;面板单位根、协整理论及其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张淦;兼具截面相依性和重尾性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3 张亮;受约束结构突变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D];天津大学;2007年
4 邢世琦;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随机收敛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晓玲;中国电信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周志强;东道国腐败对FDI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贺娅萍;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33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23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