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发布时间:2019-04-08 11:59
【摘要】:城镇化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系统转换,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全面辨析和妥善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其一,城镇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与动力源泉;其二,城镇是市场发展与政府推动的结果;其三,城镇催生现代文明繁荣与传统文化衰落;其四,城镇促使人员个体及群体"进城"与"返乡"。妥善处理好这四方面的关系既是化解目前城镇化过程中诸多问题的现实呼唤,也是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a systematic transformation from "rural society" to "urban society". The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needs to be analyzed and properly handled in four aspects: first, cities and towns are the natural result and dynamic sou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 cities and towns are the result of market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romotion; third, cities and towns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urth, cities and towns promot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enter the city" and "return home". The proper handling of these four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call to re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but also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研究”(12XMZ054) 重庆市教委科技研究项目“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kj090816)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永刚,张桂香;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意义[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文贯中;城市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J];中国高新区;2002年06期

3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4 张汝立;从主动边缘化到被动边缘化——农转工人员的进城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5 吴浙;城市化──中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6 辜胜阻;;新型城镇化:政府要重“引导”避“主导”[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27期

7 丁任重;李标;;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J];经济学动态;2013年04期

8 姚冬琴;;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22期

9 穆超;李延松;;城镇化存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9期

10 戴均良;加快城镇化进程[J];求是;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鸿;李田;杜茎深;;我国农村土地调整中的冲突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胡俊波;竹俊;;现行土地制度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3 刘海云;刘吉云;;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4 廖海亚;游杰;;中国人口结构转变下的保险发展[J];保险研究;2012年03期

5 任引沁;城市化: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郭玉振;刘美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莫世亮;芦雅杭;;金华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补偿调查与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周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杨贺;刘金平;;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以三大都市圈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10 任引沁;城市化──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巍;李茂;;建立“失地农民”长效补偿机制的对策——兼论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和社会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3 钟海燕;;城镇化、工业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臧良震;张彩虹;;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与CO_2排放量的动态响应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政府干预与市场选择——一个拓展的分析框架[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7 董韦;;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实证分析——以贵州省铜仁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例[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8 张丰羽;杜冬英;汤晓建;;贵州省贫困状况的实证分析研究[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9 刘,

本文编号:2454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454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