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1:06
【摘要】: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比较优势,结合现实情况,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对于推动各自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东西部经济合作是指我国的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这里的“西部地区”是指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划定的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原有意义上的10个西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加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东部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东西部经济合作”具有以法人为主要行为主体和主要是生产领域里的相互合作等特征。 在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互利共赢、自愿原则和市场原则。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资源赋予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深刻的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东西部地区经济之间 WP=43 存在着优势互补的关系,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特点是政府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是市场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现实经济体制是正在转轨中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特点是: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企业位于主体地位,,但其行为受地方政府的影响较大。适应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东西部经济合作基本运作机制应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推动和支持。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应在基础设施开发合作、自然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开发合作、区位资源开发合作等领域展开。目前,东西部经济合作时存在着由地区利益分化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引起的地区利益障碍,由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产权制度不明晰等引起的体制障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客观存在着文化与观念的差异等。 要克服东西部经济合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障碍因素,加速推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至少应从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合作环境、 WP=44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等多方面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588636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杭海;江苏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实证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勤;农业产业化的区域合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2 翟瑛栋;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集群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8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