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22:02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粮食产区。黑龙江省土地辽阔,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好的成就,但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依靠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模式没有得到转变,过度开发和消耗农业生产资源;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水平较低;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缺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恢复的思想认识等因素导致黑龙江省农业整体效益并不理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为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到了新的路径。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走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引领,遵循“3R”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农业生产资源,通过构建生产系统内部循环的生产链,使农业生产资源能够在农业生产系统内实现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要想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稳定相协调,必须借助于农业循环经济得才能推动黑龙江省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型农业,推动了农业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黑龙江省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共20个,未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规模,仍存在传统的、单纯的以资源消耗来获取经济增长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思想认识、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黑龙江省应积极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路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通过数据调研和文献调查法,站在农业资源利用状况、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的视角剖析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总结概括了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效率展开分析和评价。了解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并探索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要从进一步做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媒体宣传、加快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征得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成本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等方面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图文】:

农业生产资源,变动情况


中的有害元素进入土壤,造成土地板结、土壤肥力卜降,导致黑龙江将农业生产地质v|退减。由表3-1、图3-1可知,Q "-I■^一五”以来,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化11使觅逐年有所增加,但其增长率快速下降。其土耍原W在丁?随着农业循环经济丨:作的推进,农Lvi受政府构建“循环型”社会思想的引导,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利叫农业科技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加:丨:成为钉机肥料来代替农药化肥的投入,,减轻由化肥施W造成的对十质的破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15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22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峰;冯少茹;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汪家权;王振祥;胡淑恒;;安徽省沿淮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梁日忠;赵艳龙;温诚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江心英;;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盛明泉;高利芳;;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邓启明;黄祖辉;;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胡晶琼;江可申;;循环经济视角下水泥工业和垃圾处理产业的“双赢”选择——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莉静;我国企业生态化系统及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姜宏汝;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李兆琼;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DEA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亚杰;湖北省“两型”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诚;煤炭企业安全经济模型建立与投资决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瑶;契约型高校后勤的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宏琴;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崔丹心;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家电产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徐欣;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89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