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管理视角下的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3:59
【摘要】:当前,西南地区民航业快速发展,各地竞相规划建设航空枢纽。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机场基础设施不完备,枢纽功能不足;人员、技术、配套等跟不上,保障能力不足;国际航线发展滞后,中转能力不强;支线航空发展不平衡,对干线支撑不足;面临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发展等外部挑战等。为了促进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协调发展,本文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对比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航空枢纽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西南五省区市民航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主要干线机场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办法,剖析了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航空市场潜力、社会效益,并重点从民航行业管理部门,即行业政府的角度进行了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竞相建设航空枢纽现象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争夺航空枢纽就是争夺话语权和资源分配优先权。但航空枢纽建设本身是具有正当性的,具有明显正的外部效应。二是航空枢纽协调发展需要依靠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作为行业政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策伦理导向,践行普遍航空服务理念,充分识别各地政府和民众对航空业的需求,研究和施行科学的协调发展政策,做好服务工作。行业政府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科学决策,服务整个地区民众的出行需要。三是航空枢纽建设必须多管齐下,协调发展。主要措施有强化机场功能,增强基地航空公司实力,增加运力,完善航线网络,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配合等。这个过程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四是注意产业链的完整。政府部门应该在税收、土地上考虑予以优惠,吸引航空企业落户生根,发展临空经济和航空产业链,增强航空枢纽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五是区域内航空枢纽应实现协调发展。航空枢纽可以是多个,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经济区和行政区。云南昆明作为国家定位的门户枢纽,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加强而迎来大发展,并将有力地支撑云南省桥头堡战略,成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外向型航空枢纽。四川成都、重庆是国家定位的区域航空枢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者有竞争也有合作,应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最大程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贵州贵阳和西藏拉萨枢纽也将提升骨干作用,并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35;F562.6
本文编号:2592715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35;F5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秋生;朱泳霏;;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策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殷杰;卢晓;;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竞合[J];城市;2006年01期
3 于良春;姚丽;;中国民航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4 王青;;浅析城市合作性竞争[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5 卢旭;许豪;;高铁经济下沿线中小城市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6 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7 丁金学;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中国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的评价、优化与模拟[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8 黄志刚;金泽宇;;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10期
9 盛志鹏,迈夫;从增长极理论看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竞争问题[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彭婧;张遵东;;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592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9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