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北部湾海陆统筹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6:48
【摘要】: 海陆统筹是近年来一些沿海省市制定海洋区域规划时提出的一个发展战略,它是指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海、陆资源的特点,系统考察海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海、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等基础上,以海陆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以便充分发挥海陆互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1]。 环北部湾地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南方的结合部,是我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基地和桥梁,是西南与珠江三角洲、港澳、华南经济一体化的纽带,是华南经济圈新兴的中心地域和大西南经济腾飞的龙头。环北部湾区位优势明显,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北部湾区域至今仍是经济欠发达的沿海地区。选择环北部湾地区进行海陆统筹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和崭新的思维理念,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环北部湾区域海陆统筹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研究环北部湾海陆统筹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环北部湾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这对于海陆统筹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阐明环北部湾海陆统筹发展的背景、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框架。第二章介绍了海陆统筹的相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论、区域经济联系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构建了环北部湾海陆统筹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了环北部湾海陆统筹的有利条件与机遇。第四章指出了环北部湾海陆统筹的问题。第五章提出了环北部湾海陆统筹的对策。第六章,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04091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2 李学鑫;苗长虹;;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聂华林,赵超;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韩立民;卢宁;;关于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7年08期
5 胡鞍钢,温军,王志;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与贸易自由化[J];中国软科学;200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艳;科学发展观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姚余雪;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合作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604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0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