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开放导报;2006年02期
2 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索[J];创新;2007年05期
3 赖鑫焘;;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产业集群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0期
4 ;中国未来六大改革试验区前瞻[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14期
5 李灿;;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法治保障的必要性[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综改试验区:“立”字当头[J];中国改革;2008年04期
7 林凌;;“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08期
8 朱中原;;成都:“城乡统筹”绘制“大西南”版图[J];中国改革;2008年04期
9 左青林;宋旭景;;综改试验区5年路线图[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年08期
10 ;试验区建设的民间思考:《中国样本》[J];西南航空;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建华;陈春宇;;对黑龙江省创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中共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办公室调研处与天津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刘树增;凌岚;张健;张玲;许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天津滨海新区泰达康翠社区的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智;刘利;姜涛;;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多规协调”机制研究——以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规划实践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凌岚;田九玺;孙嘉X;;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政府管理创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吴信宝;;关于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体会——在“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上的报告[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郝寿义;徐刚;武晓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我国特殊经济区的演变[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家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发展、创新与特征[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在发展四川通信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孟颖;王学斌;;国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天津滨海新区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借鉴意义[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解龙;;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背景、内涵与本质[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传众;全国各综改试验区深入推进[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2 CUBN记者 徐培鸿 王永汉;郑汴拟建“配套改革试验区”[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3 闻洁;综改试验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天香;三年三个“试验区” “先行先试”成最大资源[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 李娅 赵素冰;发挥政协优势 共同推进试验区建设[N];成都日报;2008年
6 蒙志军;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N];湖南经济报;2008年
7 记者 何可;郑汴协商共建配套改革试验区[N];河南日报;2007年
8 邓力邋赵经平;给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权”[N];农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张少东;山西申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N];中国冶金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田新元;试验区担起改革“排头兵”重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治川;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技术集成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周明浩;城市蚊虫综合治理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周毅彬;孳生地治理对控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陈林媛;高渗透、高含水油藏气水交替驱替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于立娟;人参设施生产中温度环境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业新;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大规模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含水组地下水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7 王诚;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申俊峰;粉煤灰、水库淤积物和污水沉淀物改良砂质贫瘠土壤植树种草的研究——以内蒙古包头试验区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9 谭炳香;高光谱遥感森林类型识别及其郁闭度定量估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王庆锁;中国苜蓿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2 韩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才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林嘉;厦门经济特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4 李忠义;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立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董松松;合肥市试验区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樊娉;改革试验区资源共享型物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新艳;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共生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贾凌云;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袁焯;湖北省咸丰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曾珊;广西东兴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7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1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