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0:07

  本文关键词: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自身发展“二次创业”的战略要求。同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也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2009年8月,经过常州市委、市政府前期调研和筹备,由江苏省科技厅向国家科技部转报申请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10年1月2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组通过了《常州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的论证。2010年5月,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方案得到国家科技部的批复同意。首先,论文围绕“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常州的现实情况,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化和具体化的研究。根据“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概念,对概念中涉及到的孵化器、三元参与、创新系统、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等理论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其次,对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思路与任务进行了分析;站在创新型创业人才的角度,结合常州的实际情况,对政策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围绕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需求展开了探讨。建设思路上,常州应当建立创新模式,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建立围绕孵化器的服务体系,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促进各产业群之间的关联与协同,重视园区的创新环境建设,激励产、学、研的高效合作。应当降低对创新型创业项目的审批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针对创新型创业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围绕创新型创业企业的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企业宝贵的发展时间。园区的建设需要财政、产业、金融、税收和人才等五大政策协同保障,五大政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接着,围绕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政策供给情况开展了研究,对国家级、省级和常州市市级相关政策供给情况进行了层层分析,结合各级政策的相同与不同点,对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展开了相关探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对常州创新园区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在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政策配置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做了详细的规定。江苏省针对创新园区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常州创新园的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强调和推动等方面。常州市结合自身实际,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具体指导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产业集聚度不高,高端人才总量不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目前常州建设国家级创新科技园所存在的不足,需要围绕三级政策的相关规定,积极探索,建立起一整套相合适的创新政策。最后,根据目前现有的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分析了政策中存在的不足,找出解决方法,对政策进行优化。需要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意图,加强率先实现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建设的认识,探讨经典理论的“地方性移植”问题,深入认识科技园区建设的策略选择问题,继承发展中的社会创新精神,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就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政策资源的优化做了思考。
【关键词】:常州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 (一)研究背景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14-17
  • (一)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二)国内研究现状15-17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17-19
  • (一)研究思路17-18
  • (二)研究方法18
  • (三)研究路径18-19
  •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9-21
  • (一)研究的重点19
  • (二)研究的难点19-20
  • (三)研究的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21-27
  • 一、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21-24
  • (一)孵化器理论21
  • (二)三元参与理论21-22
  • (三)创新系统理论22
  • (四)国家创新体系理论22-23
  • (五)区域创新体系理论23-24
  • 二、核心概念界定24-27
  • (一)“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提出24-25
  • (二)常州的“一核八园”与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5
  • (三)政策资源25-27
  • 第三章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需求分析27-32
  • 一、常州科技创新政策运行分析27
  • (一)取得的成果27
  • (二)存在的不足27
  • 二、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思路与任务分析27-28
  • (一)建设思路27-28
  • (二)任务分析28
  • 三、创新创业人才角度的政策需求分析28-30
  • (一)创业门槛28-29
  • (二)相关法律和法规29
  • (三)政府管理效率29-30
  • 四、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政策需求类型30-32
  • (一)财政方面30
  • (二)金融方面30
  • (三)产业方面30-31
  • (四)税收方面31
  • (五)人才方面31-32
  • 第四章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供给情况32-45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供给32-34
  • (一)《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中的建设目标33-34
  • (二)《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中的政策配置要求34
  • 二、省级层面的政策供给34-36
  • (一)政策强调:八项工程与六个注重34-35
  • (二)政策推行:创新带入实践35-36
  • 三、市级层面的政策供给36-45
  • (一)常州市政策资源供求影响因素阐释36-37
  • (二)建设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政策有效性指标37-38
  • (三)常州市现有政策供给情况分析38-40
  • (四)“常州现象”的瓶颈与政策展望40-45
  • 第五章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优化45-50
  • 一、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意图45-46
  • (一)发展机制建设45
  • (二)组织与文化建设45-46
  •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46-48
  • (一)率先实践问题47
  • (二)“地方性移植”问题47
  • (三)策略选择问题47-48
  • (四)社会创新精神48
  • 三、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48-50
  • (一)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48
  • (二)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48
  • (三)加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48-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7期

2 廖志豪;;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7期

3 张云江;韩利红;;创新型科技人才界定研究[J];河北企业;2012年07期

4 邬江兴;;完善创新生态链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03期

5 周海生;;人才,自主创新之本[J];中国高新区;2007年11期

6 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研报告[J];科技智囊;2009年09期

7 孟燕;;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模式与战略[J];江苏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8 程东晓;王建刚;李荣平;;浅析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河北企业;2010年03期

9 肖正斌;朱善定;张小菁;;湖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2期

10 李中斌;;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与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振中;张传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飞;;打造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促进武汉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邢新主;王海芸;;企业和院校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因素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朱晓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建设创新型科技社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朱晓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建设创新型科技社团[A];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河峰;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选用是关键[N];中国人事报;2007年

2 汤明銮;强化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N];南通日报;2006年

3 武建玲;郑州启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于欣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达国家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5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白春礼;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N];光明日报;2005年

6 记者 崔永位;中山500万奖突出贡献人才[N];广东科技报;2011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给创新型科技企业一点时间[N];证券时报;2014年

8 记者 苏洪峰;我市新增两家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N];新乡日报;2014年

9 姜平;抓住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着力点[N];中国人事报;2006年

10 沈荣华(作者系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N];中国人事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贝贝;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赵飞娟;西安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1年

5 赵宏远;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陈苏超;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珊珊;青岛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和运行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王路璐;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曹琦;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建构及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金振鑫;基于GERT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政策设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4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