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3 22:08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与东盟十国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削减关税及消除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全面的经济合作框架,以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过13年来自贸区的建设、双边的贸易发展,目前自贸区已进入了巩固完善阶段,对绝大多数产品实现了零关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CAFTA建立,关税削减进程中,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提高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双边各国对外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削减政策自2004年开始,中国根据贸易协定的税率削减安排,在2010年及2015年已完成除敏感商品外其他商品的零税率;东盟各国也自2011年起逐步完成进口零关税。为保护本国民族产业、幼稚产业等,各国在关税削减的同时对就本国国情及协议规定列出敏感产品清单,该清单上的产品一般情况下除非另有安排,不得削减为零税率,对贸易进口量具有一定限制。发展至今,CAFTA零关税已覆盖了双方90%—95%税目的产品,双边贸易产品主要集中于密集型的劳动工具、双边互补产品等等,且实施效果显著。近年来,双边进出口贸易额稳步上升,贸易总额在2014年已达到了4800亿美元,占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总量已超过20%,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自2012年起中国对东盟由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大量产品远销海外。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及双边关于电机设备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体现出各国经济规模对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距离会产生负效应,而关税对双边贸易产生阻碍作用,随关税税率削减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但关税削减产生的贸易正效应逐步减弱;直至进口零关税达成,部分敏感产品未能实现零关税而持续对双边贸易具有阻碍作用。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成果分析,为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贸易协定安排,提供大量参考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建立发展,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关税减让模式,根据各国的经济规模、基本国情、发展潜力等因素,应采取针对各国及各产业的关税削减政策,从而有利于各国贸易有序发展,产生最大的贸易效应,并减少关税削减对本国产业的不利影响。此外,各国应加强对于贸易非关税壁垒的政策制定,促进各国多领域共同发展,适时加强对自由贸易协定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安排,确保各企业能够充分运用自贸区产生的优势,发挥自由贸易区及关税税率产生的贸易效应。近年来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发展中已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我国积极投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发展已进入新一阶段,为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中日韩及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关税削减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使自贸区发展得以更大的创造贸易效应,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关税削减 贸易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F75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6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2-14
- 1.2.2.1 优惠关税及其效应分析12-13
- 1.2.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及其贸易效应分析13-14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4-16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6
- 1.4 研究的重点及不足16-17
- 第2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优惠关税理论基础17-22
- 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17-21
- 2.1.1 关税同盟理论17-19
- 2.1.2 自由贸易区理论19-21
- 2.2 关税保护理论21-22
-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税率削减情况22-27
- 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22-24
- 3.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22-23
- 3.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发展进程23-24
-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削减概况24-27
- 3.2.1 “早期收获”计划提前降税进度安排24-25
- 3.2.2 正常产品降税进度安排25-27
- 3.2.3 敏感产品关税削减27
- 第4章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发展分析27-38
- 4.1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分析28-31
- 4.1.1 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8-30
- 4.1.2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变化30-31
- 4.2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31-38
- 4.2.1 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产品分析31-32
- 4.2.2 中国向东盟出口产品分析32-34
- 4.2.3 中国从东盟进口产品分析34-36
- 4.2.4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分析36-38
- 第5章 CAFTA优惠税率对我国贸易影响实证分析38-46
- 5.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38-39
- 5.1.1 贸易引力模型基本思想38-39
- 5.1.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及相关说明39
- 5.2 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产生影响的实证分析39-41
- 5.3 电机设备类产品优惠关税产生的贸易影响分析41-44
- 5.3.1 电机设备类产品税率及其贸易情况概述42-43
- 5.3.3 电机设备类产品关税削减的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43-44
- 5.4 关税税率削减对双边贸易影响分析总结44-46
- 第6章 关税削减政策经验借鉴及启示46-52
- 6.1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其关税政策46-49
- 6.1.1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46-47
- 6.1.2 有差别、非同步的关税削减政策47-48
- 6.1.3 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发展成效48-49
- 6.2 对我国关税削减政策的建议启示49-52
- 6.2.1 CAFTA及NAFTA关税削减制度差异49-50
- 6.2.2 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关税减让模式50-51
- 6.2.3 充分发挥优惠关税的贸易促进作用51-52
- 第7章 总结52-54
- 7.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影响52
- 7.2 关税削减模式的政策建议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仁平;张春皓;;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中的税收协调[J];国际税收;2015年11期
2 蒋冠;霍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及贸易潜力——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2期
3 刘祺阳;刘昶;;促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4年16期
4 高贵现;周德翼;;免关税政策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启示——基于免关税农产品的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4期
5 刘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零关税的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2014年05期
6 程伟晶;冯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基于三阶段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2期
7 陈磊;曲文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评析——基于Heckman选择模型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2期
8 许宁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与前景[J];东南亚纵横;2010年11期
9 何好俊;祝树金;肖皓;;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影响中国农业的CGE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11期
10 容静文;;中国关税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及其实施[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