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条件分析和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0-05-06 17:06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在全球很多区域内,各自形成,不断发展。在主权国家内部的地区层面上,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初期,更多的表现为经济区域合作。近年来,我国在东、中、西部地区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次级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西部地区在新一阶段的开发中,借鉴以上区域合作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对自身比较优势和现实状况的分析,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培育优势产业增长极,发挥区域整体效应,从而成功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开展西部区域内经济合作,构建西部区域内经济增长极和经济带、经济圈的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区域经济合作以及相关的理论的梳理和研究,为西部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西部地区的要素赋存状况、要素流动机制、比较优势产业和政府作用等经济合作条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为西部区域内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比较分析国际国内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即政府主导下的开放型产业协同合作模式,强调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通、各类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合作开展的同时,在空间布局方面,以经济中心和河流流域、铁路沿线等为依托,发展西部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带和经济合作圈,从而提高西部整体优势和发展潜力,改变西部在高一级区域分工合作中的劣势地位;最后分析了西部区域内经济合作对促进西部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51586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秀梅,王作战;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均衡增长及质量控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2 师嫒;;加快建设关中都市圈[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4期
3 冼国义;区域经济合作: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4年12期
4 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5 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李立民;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协作区在运行中的经验教训及其未来走向[J];东南亚纵横;2003年09期
7 杨忠泰;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关中高新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8 唐朱昌;陆剑;;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论析[J];俄罗斯研究;2006年02期
9 潘福林,许春燕;发挥区域组合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10 于立新 ,王佳佳;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红雨;点轴开发理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岚兰;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机制和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1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15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