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07:03
【摘要】: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继加快,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在投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拉动力的条件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诱发投资过度扩张而导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过快及结构性失衡。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既要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也要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及区域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调控形势,中央政府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使之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三大调控政策。而目前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议题的研究,无论是研究的整体层次,还是研究的具体内容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空白之处。加强本议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宏观调控理论,指导我国宏观调控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当前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议题既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予以简要评析的基础上,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为背景,运用比较分析法、类推法、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总论--分论的基本逻辑思路,首先从生产力构成要素及经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揭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讨论了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传导渠道及其传导机制;接下来,从实践与操作层面,阐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及调控手段体系,从而相对完整的构成了本项研究的总论部分;在总论的基础上,结合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三大领域----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协调发展,调控依据、调控机制、调控绩效等分别予以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构成了本项研究的分论部分;最后,还力争站在历史高度前瞻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通过紧缩或松动“地根”,配合“银根”政策,及时为经济发展“踩油门”、“点刹车”,是当代中国宏观调控所独有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土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尚未完成,生产要素特别是公有制度下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超越了行政划拨主导,却又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创造了可行性。 (2)转型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的历史任务,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平稳快速发展。为此,土地政策不仅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调控投资总量从而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实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还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严格土地行政审批,加强土地供给管理,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最基本政策手段。在土地资源配置尚未完成市场化的条件下,加强土地审批管理仍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严格行政审批既可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扩张速度,调节产业用地结构,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指导,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适应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加快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机制(土地规划)的市场取向改革,更有效地发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土地供给的管理作用。此外,还要积极完善土地税制,调节土地需求,从根本上抑制投资需求的过度扩张。 (4)土地配给渠道与土地价格渠道是兼具“行政性”和“市场性”的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作用传导的两条基本路径。土地配给渠道主要通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层层分解,实现国家对建设用地总量、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控制,进而对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及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调控。随着我国土地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土地价格渠道对于土地政策调控作用的传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紧缩土地供应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不仅有效地控制土地相关投资活动,还有利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转型时期,要加强两种机制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5)积极培育土地市场是土地政策有效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国家宏观调控要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亦是如此。转型时期拉动投资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廉价生产要素。通过构建完善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客观真实而灵敏地反映土地供求状况,及时有效约束和引导土地需求,因而合理引导投资,并促进土地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实现以调控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6)加强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治理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经济周期性失衡与体制性失衡的有效措施。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与效果表明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然而,一方面,无论是宏观调控的广度、深度,还是调控政策的适应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将是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主要调控政策,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的非主导地位。因此,要合理定位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参与”地位。要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同抑制投资的过度膨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同时,要注意两类调控政策的同向性,即紧缩性的土地政策要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配合,以发挥更大的调控威力。 (7)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以行政审批为特色的计划体制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土地要素供求将走向市场化,届时,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的历史任务将走向终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结束。随着以土地行政审批为特征、兼具“行政性”与“市场性”的土地政策转变为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下完全“市场性”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表现形式、作用方式及作用强度等都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图文】:
转型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表4.1各类用地面积总t变化Tab.4.lVariationoflanduseareasfrom1996to2010用地类型面积(亿亩)增减面积(亿亩)1996年2010年地19.5119.20一0.31地1.501.500.00地34.1437.503.36草地39.9140.400.49他农用地2.323.260.94民点及工矿用地3.613.610.00通用地0.820.910.09利设施用地0.861.040.18利用土地39.8735.12一4.75来源:1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1997一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图4.42010年我国土地利用基本状况Fig.4.4LandusestrUe加reinChinain2010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制定并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现的。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对计划用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偿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年度内容: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指标及土地开发整理补偿耕地量些指标是考核土地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基本尺度。《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条规定,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根据国家宏观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年度计划,能有效地控制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有利应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能。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01.0
本文编号:2656933
【图文】:
转型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表4.1各类用地面积总t变化Tab.4.lVariationoflanduseareasfrom1996to2010用地类型面积(亿亩)增减面积(亿亩)1996年2010年地19.5119.20一0.31地1.501.500.00地34.1437.503.36草地39.9140.400.49他农用地2.323.260.94民点及工矿用地3.613.610.00通用地0.820.910.09利设施用地0.861.040.18利用土地39.8735.12一4.75来源:1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1997一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图4.42010年我国土地利用基本状况Fig.4.4LandusestrUe加reinChinain2010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制定并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现的。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对计划用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偿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年度内容: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指标及土地开发整理补偿耕地量些指标是考核土地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基本尺度。《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条规定,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根据国家宏观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年度计划,能有效地控制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有利应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能。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01.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杰;;土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满平;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涛;我国土地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曲筝;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土地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梁尚书;利用土地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贾林;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改进途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2656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