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框架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1:06
【摘要】: 本文首次将总部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两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经济现象结合起来,从总部经济的角度研究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研究发现,总部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相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得到依据,而且可以从现实中找到验证。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形成了总部经济现象。而企业的总部转移客观上增加区域内部要素流动并强化地方产业优势,促进产业进一步差异化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途径。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对总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为反集聚作用和投资作用;进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三个阶段中总部经济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二者相辅相成,总部经济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新途径,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以长三角为例,笔者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首先,虽然江苏和浙江的工业化水平相似,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积累等原因,长三角各城市的主要优势产业并不完全相同,给企业进行总部迁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各政府应根据自身条件,有区别的发展总部经济。本文对长三角十六市进行了影响总部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将长三角十六市按照发展总部经济综合指数分为四个能级。并对每个能级的基础状况做出评析、及对其针对总部经济发展的环节进行定位。本文结果对各地区政府融入长三角、发展总部经济,获得总部经济带来的益处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长三角各地区优势产业和发展总部经济潜力的测度,对于企业拓展发展空间进行“迁都”都具有参考意义。
【图文】:
图5.2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市的比较无锡、苏州和绍兴可以被列入第三能级的总部经济发展潜力城市。鉴于其的工业基础和和社会基础条件,无锡、苏州和绍兴三市在吸引部分职能总部,研发总部等和吸收区域内的制造业转移方面都具有优势。其他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嘉兴、湖州、舟山、台州9市由于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方面均欠熟和完善,因此目前尚不具备吸引规模以上企业总部入驻的条件。但是作为地市,其作为地区中心的地位也不能忽视,其在辐射产品市场、吸引劳动力和资生产要素方面的能力仍然比较强,因此,可以作为承接长三角制造业转移,形成生产基地的中坚力量。
图5.3无锡、苏州、绍兴三市的比较从各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看,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杭州和南京。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总部经济发展应打造以上海为主中心、杭州和南京为次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经济实力、商务环境、国际开放等总部经济发展条件优势明显,未来应重点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以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全国总部。杭州和南京分别作为区域内北部和南部两个次中心,依据城市各自的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发展方向,如杭州凭借其政府服务水平较高、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吸引国内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而南京则可以充分利用其研发优势,吸引企业研发中心。同时,三大城市要充分发挥企业总部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逐渐将长三角的“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延伸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图文】:
图5.2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市的比较无锡、苏州和绍兴可以被列入第三能级的总部经济发展潜力城市。鉴于其的工业基础和和社会基础条件,无锡、苏州和绍兴三市在吸引部分职能总部,研发总部等和吸收区域内的制造业转移方面都具有优势。其他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嘉兴、湖州、舟山、台州9市由于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方面均欠熟和完善,因此目前尚不具备吸引规模以上企业总部入驻的条件。但是作为地市,其作为地区中心的地位也不能忽视,其在辐射产品市场、吸引劳动力和资生产要素方面的能力仍然比较强,因此,可以作为承接长三角制造业转移,形成生产基地的中坚力量。
图5.3无锡、苏州、绍兴三市的比较从各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看,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杭州和南京。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总部经济发展应打造以上海为主中心、杭州和南京为次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经济实力、商务环境、国际开放等总部经济发展条件优势明显,未来应重点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以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全国总部。杭州和南京分别作为区域内北部和南部两个次中心,依据城市各自的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发展方向,如杭州凭借其政府服务水平较高、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吸引国内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而南京则可以充分利用其研发优势,吸引企业研发中心。同时,三大城市要充分发挥企业总部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逐渐将长三角的“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延伸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媛;青岛市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权夫;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辽宁大学;2011年
3 俞若希;杭州总部经济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祝s
本文编号:2659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