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6:09
【摘要】: 中日两国近几年来波动较大、摩擦不断,使得向来素称“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在经贸合作方面也被埋下问号。但是,应该看到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不仅是符合两国经济利益的需要,而且是受双方地缘关系、区域性外在作用的促进所影响,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不断前进,并不受个别日本右翼分子的阻挠。中国运作WTO框架在世界经济合作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日本经济已经从多年萧条的阴影中走向复苏,能够为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带来新动力;中日两国具备在WTO框架下实现战略升级的基础。此外,两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10+3”合作机制、中日韩三国合作框架、中日俄三国利益关系的推进上,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与广阔的合作前景,从而在外部形成了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目标的区域促进环境。由此可以认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可以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7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清;;两岸经贸合作关系应向高层次迈进[J];港澳经济;1995年06期

2 高颖;;中日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比较研究[J];才智;2011年19期

3 周梦迪;;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浅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4 张萌萌;;中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6期

5 陆南泉;;对当前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几点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1年07期

6 张家瑞;;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及其成因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1年04期

7 徐千倩;;中日物流合作创新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1年15期

8 吴琛;;日本大地震后见证“中国的大爱”[J];旅游时代;2011年04期

9 郑京平;;GDP第二≠经济实力第二[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7期

10 孙赔君;;浅析在曲折中前进的中日经济关系[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强;;中日两国产业的竞争和合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制造业的发展”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朱重贵;;进一步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3 庞红;黑泽和生;;对中日两国物理治疗师问卷调查分析[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庞红;黑泽和生;;对中日两国物理治疗师问卷调查分析[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鸿恩;;中日两国海上浮标制度改革和协调问题初探[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6 刘平夫;;从中日两国中医临床研究的现状,谈21世纪中医临床研究的方向[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7 赵志龙;;建立和开展中日两国养猪学会的学术交流[A];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C];2010年

8 姜跃春;;“战略互惠”符合中日两国的长远利益[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关亚新;;日本遗孤调查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王永江;唐韵娣;;论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国际地位的变化[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金明;扩大合作共谋发展[N];金融时报;2007年

2 张毅;中日经贸关系 长足发展 互惠互补[N];人民日报;2007年

3 早报记者 王国培;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推迟至明年1月发表[N];东方早报;2008年

4 记者 舒晋瑜;渡边淳一开讲幸福男女“欲情课”[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徐静波;我所专访的鸠山:“21世纪是中日两国的世纪”[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记者 莫莉;中澳经贸合作关系正在加强[N];金融时报;2011年

7 ;建立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N];文汇报;2011年

8 记者 罗瞻;中日两国企业携手把握绿色机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回旭;日越深化经贸合作关系[N];国际商报;2011年

10 记者 沈轶伦;上海与横滨签友好交流协议[N];解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2 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1999年

3 白欣;西学传入之初的中日测量术[D];西北大学;2006年

4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淑文;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甲川;中日两国林业近代化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牛亚华;中日接受西方解剖学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吉田庆子;中日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蕊芬;中日两国饮食疗法(药膳)的源流与异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王蕊;中日“回门”习俗的对比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年

3 文涛;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秋菊;[D];延边大学;2011年

5 姜鹏云;中日两国大学生主题类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健;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琳;中日两国“家”文化的比较[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韦一;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民间信仰的异同[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李中莲;近十年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光;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献翻译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9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9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