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资源依赖型小区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2:42
【摘要】: 县域经济是空间意义上整个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微观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资源掠夺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是支持我国资源依赖型小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模式。虽然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大多数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存在着结构性缺陷,表现在:经济结构单一化,产业结构整体效益低下;地区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产业具有较高的依赖性,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由于资源型产业属于规模经济,固定资产专用型强等特点,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惯性和稳定性,调整地弹性小,资源依赖型经济的适应性、可调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环境与社会方面,资源依赖型小区域经济多形成于突发性的城市建设,城市无法承担起聚集和扩散的区域功能,社会、人文资源相对薄弱。同时资源储备枯竭,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化。 在分析当前我国具有特殊资源结构的县域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资源依赖型经济的转型经验,如德国鲁尔区的补贴转型模式、美国休斯顿的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发展模式、日本九州区的高新产业跨越模式和法国洛林全社会参与转换模式等,文章指出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特殊任务。不仅包括转变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合理选择和布局主导产业,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还包括市场体系建设,城镇化进程,三农问题以及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以山东招远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增长理论为基础设立计量模型分析招远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通过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分析招远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依据地方特点和优势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文章得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依赖型小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克服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的矛盾,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五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封闭模式到开放模式的转变;从资源依赖模式到技术支撑模式的转变;从单纯的数量增长模式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从“一业独大”模式到“数业并举、集群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从内源发展模式到内外源协同模式的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2 戚聿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3 迈克·E.波特,郑海燕,罗燕明;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2期

4 徐建中,徐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约束因素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年04期

5 李国平;黄国勇;;产业转型的国内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余际从,李凤;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J];中国矿业;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661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1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