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0-05-14 08:41
【摘要】: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区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2 陈艳;;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6期

3 梁晔;;台商登陆制造“群”时代[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7期

4 王红彩;;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1年03期

5 ;宁夏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提升制造配套水平[J];硅谷;2011年13期

6 马颂德;;产业集群: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J];中国高新区;2005年05期

7 曹天伟;;山东聊城打造产业集群促中小企业抱团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8 马永红;王展昭;;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路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9 李娟;张福莉;张红;;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向维峰;;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聂鸣;;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中小企业政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柳钦;;以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王关义;刘寿先;;第十七章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新视角:社会资本治理[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10 刘容志;胡蓓;;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及民营企业家创业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蚌埠学院 张娜;打造蚌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思考[N];安徽日报;2009年

2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吴金艳;依托产业集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N];广西日报;2010年

3 徐媛;我市产业集群初现雏形[N];安庆日报;2008年

4 曹伊;因地制宜 发展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平邋通讯员 李菲;浙江绍兴: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N];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叶健;“十字路口”上的创新求索[N];辽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潘荣进;三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N];泰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晏飞邋通讯员 廖丽君;中山四个产业集群跻身“全国百佳”[N];中山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舒晴;产业集群面临转型新课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yN淼;王元:中国产业集群正面临重大转变[N];中国工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赵剑冬;基于Agent的产业集群企业竞争模型与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2 李雯;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5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6 张维花;产业集群持续成长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然;吉林省产业集群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武钦玲;浙江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作用及演化过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张从寿;安徽高沟电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3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3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