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23:59
【摘要】:作为地方主要高等教育资源,新建本科院校曾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调整,新建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新发展的服务能力却没有能够及时提升,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进行深入研究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以维持组织生存和支持组织发展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的方法,深入到六所新建本科院校,对社会服务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河南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204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据此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在多学科的相互参照与启发中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探讨;力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多维度立体地透视与解释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提升的问题。一是以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两个维度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两方面解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动力,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和目标予以明确。提出了提升资源交换价值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行动目的的观点,并指出了生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适应度、高潜力的优质资源,提高资源交换的价值和资源交换中的主导权、话语权,为学校发展获取更多更好的优质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终极任务和核心目标。二是以河南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实践为对象,通过从面到点的扫描,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行动进行系统检视,力图总结经验、明晰问题、剖析原因、发现规律。研究从“面”上着眼,总结梳理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取得的绩效与成绩,反思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学校内部制约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障碍的形成因素;从“点”上入手,通过对南阳理工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案例,总结了南阳理工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路径和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规律的指导,以河南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规律: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行动能力和支撑能力的整体作用的结果,行动力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开展的具体服务活动是否到位,而支撑力则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开展的具体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按照完善顶层设计指导具体行动的思想,总结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系统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行动路径、支撑路径和提升路径构建的策略。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规律,发现了基于行动力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的能力、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提升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培训服务的能力的行动路径;基于支撑力的提升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环境适应度的支撑路径;提出了发挥领导者作用、建设学科专业集群、转型师资队伍、改革管理机制、培养适用性人才和建设科技服务平台等六项支撑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构建的策略。
【图文】:

分布态势,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


图 2-1 2000 年前河南省本科高校分布态势0 年,教育部批准河南省设置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学院等四所新建本科院校,开启了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 5 月,河南省共有本科高校 55 所①。其中:省会郑州 25 所,占 412.7%;洛阳、安阳、商丘、信阳等 4 个市各有本科高校 3 所,分别封、焦作、平顶山等 4 个市各有本科高校 2 所,分别占 3.63%;等 3 个市各有本科高校 1 所,分别占 1.81%。从总体上看,本科 年前的 16 所增加到了 2017 年的 55 所,增幅高达 243.75%,,设置也从 2000 年前的 6 个,增加到了 13 个,覆盖面达到 76%。但布不均衡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资中心城市的问题并无任何改观。所以设置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建本科院校也就成为省辖市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分布态势,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高水平大学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河南的西藏之称,是国家重要粮食产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独立模块,距离省会郑州近 300 公里,距离武汉、西安均在 400 公里左右,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总量虽列河南省第三位,但域内经济主要以传统的零部件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能源产业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区域内仅有两所新建本科院校和 4 所高职院校,而且由于工业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行业影响力差,发展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人才成长空间狭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和保有能力均不足,难以获得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无法为高水平大学的科技发展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域内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仅有约 60 个。在其产业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方面很难得到高水平大学的有力支撑,这一任务任务就历史性的落在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肩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2 任燕红;;大学功能的整体性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4年06期

3 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06期

4 杨小英;;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我国大学的功能拓展与结构调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6期

5 付景瑶;;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4年09期

6 徐元俊;;协同创新:提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7 施祝斌;;美国社区学院全面服务社会的启示与借鉴——参加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能力海外培训”感悟(一)[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朱庆葆;;大学如何全方位服务社会[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5期

9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解读[N];中国教育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红梅;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玉苹;昆明医科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连一平;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周红;美国社区学院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浩源;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吴御生;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及其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琛;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状况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张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段江飞;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5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5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