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邵武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09:09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解读县域经济的内涵和特质,分析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先进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以邵武县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和切入点,对邵武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构建,即对邵武市区位经济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判断和城市竞争力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宏观与微观有机融合,结合区位经济学现代区位理论在邵武区域经济的应用,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向邵武转移的空间趋利性上研判,邵武市是福建省北部的县级市,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南接北联的中心区域,是福建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区域承接中心,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以此为基础,制定邵武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提出邵武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强市、“福地邵武”为目标,把邵武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沿海与内地的、现阶段制造业转移的区域承接中心,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区域综合性中心城市。邵武市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体思路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福地邵武'”。根据多目标决策冲突的动态平衡理论,按照战略实施的总体思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邵武市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是:把非农化作为路径选择,打造‘人居福地、创业福地、生态福地'。创造产业发展条件,快速营造制造业转移的承接中心,培育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降低制度成本,加快完善城市为重点的基础配套建设,培育和提升区域基础竞争力;发展绿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培育和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
【图文】:

政府诚信,试纸,满意度,亲和力


位优势比较的过程,选择的权利在资本手中。而哪个城市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成本走在前面,哪个城市就具有更大的城市竞争力,在招商引资方面就处于的地位,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邵武市政府应该是为而治”。为,在于提高基础环境质量,治,则在于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制度成6.2.1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制度成本。制度成本,指私人或企业使用政府提供的行政和司法等制度安排所需支付本,包括税收、付费、行政司法效率等。从企业角度看,就是企业运行中使用政政及司法等公共资源所花费的成本。由于不同的城市在行政及司法方面有不同的安排和运行效率,公共部门为企业和私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也不同。企业使用及司法资源所花费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及非正常支出成本等。时间成及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公平程度;费用成本关系到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标准,如企业登记开办支付的费用、税收及其他费用;非正常支出指企业为了获共资源所使用非正常手段的支出。据北京国欧城市竞争力研究院就城市经营环境评价政府行为,对邵武市规模企业的抽样调查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润球;王静;黄洁辉;;株洲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师;2008年04期

2 宋效中;冯志勇;;河北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风;2010年07期

3 王涛峰;樊晓菲;;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6期

4 王宏旭;崔国斌;张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2期

5 蒙小翠;;上思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2期

6 李宝玲;;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4期

7 谢拴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1995年09期

8 柴明声;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5年03期

9 刘增科;;促使县域经济切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J];农村工作通讯;1995年05期

10 肖百冶;;县域经济决策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重庆行政;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景忠;;浅谈县域经济发展[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林正河;马希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滁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邹彦林;;构筑新型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方字慕;;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王玉江;徐斌;;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莫善余;;抢抓“贵广两路”机遇 加快三都发展——大通道经济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长春市财政局科研所预算处联合课题组;;摆脱县级财政困境 谋求县域经济发展[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8 王涛峰;张淑琴;;加快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9 周建强;;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玉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军;开化以项目推进县域经济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中共西华县委 赵新安;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N];周口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文俊;当好排头兵 为发展作贡献[N];凉山日报(汉);2009年

4 安乡县发展改革物价局 潘宏祥;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N];常德日报;2009年

5 姜毅;洛南优化工业结构促县域经济发展[N];商洛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彭青林 实习生 许珊珊;加大对中西部市县支持力度[N];海南日报;2009年

7 黑山县;借鉴大连经验拉长经济“短板”[N];锦州日报;2009年

8 省委党校教授 冷宣荣;助推企业产业升级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N];石家庄日报;2010年

9 邵劲松;都昌县政协以调研促决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N];光华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孟庆华;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驱动县域经济发展[N];本溪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刚;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陈少林;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陈建成;山西林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5 邹家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黄强;长江航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王立志;县域创业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郑炎成;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鸿炜;涿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白洁;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榆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钱静斐;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党玉峰;集贤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莉莉;鄂温克族自治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敏慧;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潘徐恩;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9 许奇峰;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王大鹏;近域城市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