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培育区域物流的沃土[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2 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年13期
3 刘海蓉;;浅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4 李冰漪;;京津冀区域物流 鸡肋还是蛋糕?[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5 詹娜;陈少辉;;第三方检测机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计量;2011年08期
6 雒园园;田树军;于小丹;;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周园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8 赵海珊;;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8期
9 赵双军;曹红梅;;纺织企业班组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10 董三省;;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亮;钱家航;雪梅;;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组;;基于内部审计为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昌法;;关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 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记者 郭小伟 关媛媛;重庆市民成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出炉[N];重庆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6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方向阳;义乌加快区域物流高地建设步伐[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凌云;九江抢占区域物流制高点[N];中国水运报;2010年
10 记者刘爱莉;《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N];中国老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闫进宏;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任广鑫;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肖英;信息保障及其评价指标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杰;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3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7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朱嘉鹏;基于DEA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浩;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7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