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7:05
【摘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物流发展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各省市区域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评价指标数据可获取性,建立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AHP定量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及相关五省区域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定量的评价,同时对评价的结果作了定性的讨论,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出吉林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了促进吉林省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培育区域物流的沃土[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2 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年13期

3 刘海蓉;;浅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4 李冰漪;;京津冀区域物流 鸡肋还是蛋糕?[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5 詹娜;陈少辉;;第三方检测机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计量;2011年08期

6 雒园园;田树军;于小丹;;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周园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8 赵海珊;;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8期

9 赵双军;曹红梅;;纺织企业班组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10 董三省;;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亮;钱家航;雪梅;;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组;;基于内部审计为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昌法;;关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 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记者 郭小伟 关媛媛;重庆市民成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出炉[N];重庆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6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方向阳;义乌加快区域物流高地建设步伐[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凌云;九江抢占区域物流制高点[N];中国水运报;2010年

10 记者刘爱莉;《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N];中国老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闫进宏;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任广鑫;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肖英;信息保障及其评价指标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杰;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3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7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朱嘉鹏;基于DEA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浩;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