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6:13
【摘要】:物流产业已经被公认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程度也已成为衡理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现代物流被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称为继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在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优化新疆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物流产业可以作为新疆加快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 新疆经济在最近几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受本身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新疆现代物流产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其它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物流“瓶颈”现象,表现为物流规模化成本居高不下,物流的有效供应不足,物流需求不足,物流企业效率不高,物流市场发展滞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成为新疆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在阐述物流产业理论和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物流企业运营体制、物流人才培养、物流空间流向以及新疆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政策等方面,简单阐述新疆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新疆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定性分析得到:(1)新疆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出上升趋势;新疆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或部门具有一定地前向和后项的波及效应:新疆物流产业发展能够改善新疆投资环境,能够优化新疆产业结构。(2)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新疆物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通过协整、ECM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等定量分析,得到:新疆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和短期的均衡稳定关系,新疆物流业长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短期,并且验证出新疆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经济发展也是新疆物流产业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新疆物流的发展水平相对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最后,针对新疆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证结果的结论,从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加物流产业财政和金融投入力度、壮大物流市场以及培养物流人才等方面,提出新疆物流产业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而通过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新疆地区整体经济的腾飞,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图文】:
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以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功能的集成为核心;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宗旨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见图2一1)。图2一1对内向和外向流动流程说明:箭头线代表承运人的运输过程,其中可能涉及到装卸,搬运、包装等内容。供应链向图表的两侧扩展,包括供货商和客户的客户。综上所述并结合我国物流的实际发展,中国国内对物流定义与美国存在一些差异,而与日本的物流定义相近似。中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的物流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里物流仅仅是指物料的运输、搬运、配送等处理中的流动过程,没有涉及到对其进行控制。)进一步,物流管理的概念: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水平,,对物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个定义既参考了国外的物流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西泽修先生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台‘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未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如图2一1所示。图2一1物流冰山(2)第三利润源说“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这“黑大陆”虽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是经受了1937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今后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开发。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节约待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得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59.27;F127;F224
本文编号:2682095
【图文】:
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以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功能的集成为核心;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宗旨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见图2一1)。图2一1对内向和外向流动流程说明:箭头线代表承运人的运输过程,其中可能涉及到装卸,搬运、包装等内容。供应链向图表的两侧扩展,包括供货商和客户的客户。综上所述并结合我国物流的实际发展,中国国内对物流定义与美国存在一些差异,而与日本的物流定义相近似。中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的物流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里物流仅仅是指物料的运输、搬运、配送等处理中的流动过程,没有涉及到对其进行控制。)进一步,物流管理的概念: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水平,,对物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个定义既参考了国外的物流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西泽修先生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台‘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未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如图2一1所示。图2一1物流冰山(2)第三利润源说“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这“黑大陆”虽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是经受了1937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今后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开发。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节约待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得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59.27;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颖荪;丁斌;;逆向物流研究综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学工;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杜亮,张培林;物流:行业?产业?[J];中国储运;2004年01期
4 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计艳;;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及研究综述[J];北方经贸;2008年09期
6 王利,韩增林,李亚军;现代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7 潘瑞玉;;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为例[J];经济论坛;2006年05期
8 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9 卢胜;现代物流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2期
10 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振;兵团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黄军根;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联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廖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王晖;面向中亚的新疆物流业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82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