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框架下广西对外贸易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0:16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并日趋成熟而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驾齐驱。鉴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都积极参与到了这一进程中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即是参与这一进程的首次尝试。广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具有与东盟国家水陆相连的地理优势,CAFTA势必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好CAFTA法律规则对广西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广西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将为广西对外贸易提供法律上的保证,这有利于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CAFTA的作用,更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本文从对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分析入手,引出广西在CAFTA大背景下运用法律规则的实践问题。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经济、政治、法律上的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CAFTA的法律框架及其特点。第三部分对CAFTA法律框架给广西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紧接着笔者在第四部分分析了广西对CAFTA法律规则的运用问题。在最后一部分,对于广西如何应对CAFTA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从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特点、作用、效果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WTO对自由贸易区的规定,指出自由贸易区是一个为法律机制所制约的概念和进程,它的运作应以成员国所认可的特殊的国际法规范为法律依据。接着,笔者又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WTO多边贸易体制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自由贸易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扩大、各国对多边贸易体制兴趣和注意力的转移、自由贸易区理论基础的破坏等消极影响,但总体来说,它对WTO多边贸易体制仍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议程,起到“实验”的作用,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扩大创造条件。因此,自由贸易区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中,笔者对CAFTA的一系列基本文件(包括:《中国—东盟框架协议》及其修订议定书、《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这些法律文件构成了CAFTA的基本法律框架,为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 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CAFTA将会为其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笔者在第三章中重点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CAFTA法律框架对广西对外贸易所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一,CAFTA的宗旨将进一步完善广西货物、服务、投资法律法规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但同时也使这三个领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第二,中国与东盟双方主权的让渡表现为经济主权上的让渡和司法主权上的让渡。关税主权的让渡是经济主权的主要体现,它虽然为广西农产品提供了调整结构的机会,但对东盟新成员国提供的保护性关税却给广西同类产品造成冲击。司法主权让渡表现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它将有利于减少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摩擦,在竞争中建立伙伴关系。第三,CAFTA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使东盟中非WTO成员享受了入世的待遇,广西凭借中国入世所取得的优势条件将难以发挥其优势作用,广西产品面临巨大压力。总之,笔者从宗旨、主权让渡和最惠国待遇三方面,分析了广西所将受到的影响,这为后续章节全面阐述广西如何运用自由贸易区的法律规则来服务自己作出了铺垫。 随后,笔者在第四章中即采用法律分析的方法,从CAFTA各领域现行和未来的法律规则切入,详细阐述了广西应如何运用这些规则的问题:在货物贸易方面,既要善于运用关税减让、敏感清单等关税措施,也要适度运用原产地规则、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等非关税措施。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要做到健全本地区的司法机制,积极利用紧急程序,重视政府作用。接着,笔者还对广西对服务、投资等领域相关规则的可能运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认为:广西要想赢得市场,不仅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法律机制,还应及早计划对未来规则的运用。 单纯运用CAFTA的法律规则并不能完全发挥广西对外贸易上的优势,还必须有政府的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因此,在第五部分,笔者就广西政府应采取的一些政策帮助,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96.1
本文编号:2682630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广西经贸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3期
2 徐琳娜;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现状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玉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J];当代亚太;2003年01期
4 陈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评析[J];当代亚太;2003年08期
5 汪威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3年10期
6 潘金娥;“早期收获”方案对中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4年07期
7 陈文;2002年中国(广西)—东南亚经济合作论坛综述[J];东南亚纵横;2003年01期
8 赵银亮,毕洪业;建构东亚经济合作的新视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3年04期
9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课题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3年10期
10 杨亚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农业[J];东南亚纵横;2003年12期
,本文编号:2682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