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的区域产业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02:27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发展高技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合适的社会经济环境,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视这个社会经济环境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所在地区的资源、产业、交通、通讯以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组成。 本论文的研究属高技术产业经济学领域,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以研究在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微观个体能力和行为的演变及其对行业和经济系统的宏观影响的进化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高技术企业的生存、发展和适应等关于高技术企业演进的基本问题,探索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发展区域高技术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本论文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的市场行为特征和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提出了系统生存的现代企业行为价值观和高技术企业产业生态分析的基本规则。利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新进展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分析高技术企业及其产业生态的工具,在吸取现代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高技术企业的系统生存力模型。在系统生存力模型中,每个高技术企业作为个体的行为及其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组织和制度因素都在模型中得到了反映。 通过对高技术企业成长机制的分析,讨论了系统要素的行为约束条件,给出了分析要素行为的一种经济行为规则,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控制原则。对企业的系统生存力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协同学原理给出高技术企业系统生存力分析模型,建立了高技术企业与区域产业生态的关系,给出了高技术企业和产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评估区域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理论工具。 通过考察产业生态与人文环境、社会网络环境、制度安排、产业政策、知识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创新环境、资金环境等产业生态环境因素关系,着重分析了产业生态的演化与以 上产业环境要素的作用机理。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技术产业演化路 径和创新环境,探讨了高技术企业进化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机理,分析了高技术产 业的产业政策传导机制、政府在高技术产业成长中的作用和政策的有效性。针对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揭示了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存在的局限,,提 出了政府在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在探索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方面有着重要理论价 值。为解决发展区域高技术产业中产业政策问题,系统规划和合理布局区域高技 术产业,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理论指导。对于了 解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制定产业政策,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企 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图文】:
表现出的表面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为研究高技术企业的系统行为模式,简化计算的复杂程度,在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分析中将高技术企业视为系统分析的中心(图3一3一3),我们将高技术企业的行为特征作为关注的对象,用高技术企业的系统生存力表达高技术企业在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特征,说明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状态,为此,建立高技术企业的系统生存力与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的映射关系。图3一3一3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模型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76.44
本文编号:2684552
【图文】:
表现出的表面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为研究高技术企业的系统行为模式,简化计算的复杂程度,在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分析中将高技术企业视为系统分析的中心(图3一3一3),我们将高技术企业的行为特征作为关注的对象,用高技术企业的系统生存力表达高技术企业在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特征,说明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状态,为此,建立高技术企业的系统生存力与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的映射关系。图3一3一3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模型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76.4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铭;;针对创业企业进化的最优征税管理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承波;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傅沂;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刘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建军;台风活动对华北汛期降水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刘优剑;区域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的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光辉;我国风险投资生态系统的构建及演进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鲍柯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4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