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西江流域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23:40
【摘要】: 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纽带,流域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西江流域指西江干流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范围。全流域涉及滇、黔、桂、粤4省(区)的28个市(地、州)(其中云南5个、贵州5个、广西12个、广东6个)。流域总面积36万km~2,占全国面积的3.75%。其中云南占16.7%,贵州占17%,广西占57%,广东占6%,境外越南占3.3%。 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治理和开发,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对西江流域的研究仅次于长江流域,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江流域开发研究也逐渐热烈起来,但目前对西江流域的关注,更多的是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的分析更多的是以“珠江三角洲”为边界,缺乏上中下游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西江流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发展差距很明显。西江流域的开发,实质上就是逐步缩小流域各区段发展差距的过程。流域的开发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在流域空间上的布局,流域各区段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西江流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章,流域产业发展的内涵及理论支撑,阐述了流域的基本内涵、流域产业发展以及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概况:第二章,在描述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江流域产业发展的特征,探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产业竞争—结构偏离等方面问题。第三章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研究了流域各区段的产业合理布局,提出了打造西江流域工业走廊的设想。第四章研究了西江流域构建现代农业基地,探讨了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第五章,论述了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了西江流域旅游长廊的构建;第六章,探讨了流域物流业发展,提出物流等级体系的建设和构建西江黄金水道的设想。最后一章,探讨了西江流域产业发展中市场基础作用和政府统筹问题,指出流域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及协调的组织和政策手段。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分析的角度对整个流域产业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避免了以前对西江流域的研究仅注重“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局限,并把研究扩展到流域的中上游地带,突破了“珠江三角洲”的研究边界,探讨了流域各区段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 2、以流域综合开发理念为指导,系统、深入地探讨流域产业发展问题。论文在分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结构—竞争偏离量、产业效益等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江流域工业走廊、农业基地、旅游黄金线路、物流黄金航道等设想。 3、论文认为西江流域产业发展既要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要建立流域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流域开发的经营性和公益性都要求政府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流域开发中人与自然间矛盾的尖锐以及人各区段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要求政府进行统筹协调。为实现流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论文建议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西江流域综合开发管理局,充分运用利益机制以及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系统协调和高效管理。
【图文】:

西江流域,干支,西江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1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概况西江及西江流域西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其上源南盘江,流经云南东部和西南、桂西北接壤地带,在贵州望漠和广西乐业县交界处的双江口与北盘江合后称为红水河,至广西象州县的石龙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往下至平与郁江汇合称得江,在梧州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即狭义的西江),至广三水县思贤溶与北江汇合后进入三角洲网河区,其主干最后经磨刀门注入海。其中,石龙三江口以上河段(南盘江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三江口至梧段(黔江一得江)为中游,梧州以下河段为下游。西江全长2214腼。

西江流域,区段划分


1.12西江流域区段划分西江流域区段的划分基本上根据《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环境整治几个重大问题研究》中的划分(见图1.2和表1.3)。从西江流经市域的角度看,西江下游的河口段,仅仅包括珠江三角洲的珠海、中山和江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已然成为一体,共同构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其蕴藏的经济能量沿着西江航道向西南扩散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仁锋;沈玉芳;王筱春;张猛;殷惠艳;尧厅;韩博;王玺;;“移民-产业-环境”共生型流域规划方法研究——以金沙江中游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2 周伟;马璐;朱杰飞;;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产业布局及路径选择[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宋国娟;;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春丽;基于BAT的流域产业优化决策模型的构建和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金龙;汾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6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6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