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浙江区域经济收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5:19
【摘要】:近几年来,大量经验文献试图评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或是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演变趋势。世界上贫穷的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是否收敛于富裕国家和地区,这是人类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涉及到人类福利的问题。 根据Barro Sala-i-Martin的思路,我国学者对此类的问题主要从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这三个角度,利用截面数据法、时间序列数据法、Panel Data方法、数据包络法等方法做了大量的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浙江11区域和56县市1978-2007年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问题。通过对其进行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得出几点结论:①1 978-2007年,浙江省11区域人均GDP增长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σ-收敛,存在绝对β-收敛,且以2.54%的速度收敛;②浙江省56县市人均GDP在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但在1995-2007、2000-2007、1995-2000年间均存在绝对β-收敛,且分别以3.12%、1.70%、4.84%的速率收敛;③1978-2007年,浙北、浙东北、浙东南和浙西南四大地区内部都没有显示存在俱乐部收敛的趋势,但1978-1985年,浙东南内部存在俱乐部收;1985-1990年,浙北内部存在俱乐部收;1990-2007年,浙西南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 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和投资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市场化程度,影响更为显著。
【图文】:

演变趋势,浙江,比重,浙江人


图 4.1 浙江GDP 占全国 GDP 的比重演变趋势分比(%)百图 4.2 浙江人均GDP 与全国相比的演变趋势4.1.3 浙江省 GDP 总量变化特征

浙江人,演变趋势,浙江省


- 17 -图 4.2 浙江人均GDP 与全国相比的演变趋势4.1.3 浙江省 GDP 总量变化特征从绝对值来讲,1978 年到 2007 年,浙江省 GDP 国内生产总值呈逐年增加趋势。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100),2007 年的 GDP 为 509.31 亿元,是 1978 年的411.67%,是 1985 年的 311.88%,是 1990 年的 213.08%,是 1995 年的 129.91%,是2000 年的 126.83%;按当年价格计算,2007 年的 GDP 为 18780.44 亿元,是 1978 年的15179.79%,,是 1985 年的 4376.09%,是 1990 年的 2075.89%,是 1995 年的 527.90%,是 2000 年的305.82%。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分析——基于时间序列分析[J];统计教育;2007年11期

2 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分析[J];统计教育;2008年09期

3 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10期

4 谭蓉娟;;俄罗斯区域经济增长敛散性实证研究[J];俄罗斯研究;2007年05期

5 沈大庆;王瑞强;易楠;;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视角(下);2008年08期

6 熊壮;彭智敏;;湖北省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基于1990-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胡彦超;马弋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来自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02期

8 司正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略[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王耀明;贾彦利;曾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6期

10 邵扬;骆振华;姚微娜;;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丹程;周娟;;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罗丹程;;金融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赵立雨;师萍;;基于空间计量的R&D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庞丽;王铮;;国际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政;佟鑫;;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动态面板和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6 吴宇川;;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人力资本门槛与教育经费投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8 江志君;;培育区域增长极 促进会展业大发展浅析[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清春;王铮;;空间相互作用下的中国经济收敛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华;工业提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曹松林;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N];红河日报;2011年

3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周天芸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与银行信贷选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哈继铭 邢自强 徐剑;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记者 王治军;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N];大庆日报;2009年

7 赵炬辉 记者 曹平平 王莹;南关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N];吉林日报;2010年

8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周运源执笔;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启迪[N];光明日报;2004年

9 汗青;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战略版图日臻完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城市化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N];中国信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陈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彭文慧;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汪长球;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俊飞;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健;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金娇;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长三角经验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方祥;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姚驿宣;储蓄投资金融转化机制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健;FDI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黄s

本文编号:268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