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9:13
【摘要】: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不仅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也为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的壮大,,非正规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发展现状,对于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统一、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并举、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建立文章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具体阐述;第三部分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和非正式制度等角度出发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在详细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分析国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力求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创新性的探讨:第一、结合诱致性制度变迁和非正式制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结合国外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经验,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之路。文章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数据,侧重于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不多,在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7
本文编号:2686720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逻辑[J];银行家;2005年08期
3 姜子叶,杨瑞洁;民间信用的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4 张余文;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J];财贸经济;2003年06期
5 周苗苗,赵凡繁,吴冲锋;民间金融的独特形式——合会[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6 杜朝运,许文彬;制度变迁背景下非正规金融成因及出路初探[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3期
7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8 陈锋,董旭操;中国民间金融形式及其利率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10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2686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8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