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0-06-02 09:49
【摘要】: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是使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特色文化对特色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一项特色资源,是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草原文化为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应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进程中,仍存在着草原文化资源利用不足、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如何研究挖掘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与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培育和发展内蒙古三大特色产业成为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除总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主体、区域分布、遗产形态及经济特征。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依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并不断以异质文化的精粹为养料的动态文化。天然和谐、开拓进取、兼容并蓄是草原文化的三大经济特征。 第二部分,探讨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地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反之,传统的地域文化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有的可以使经济迅速发展,有的则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第三部分,特色经济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第四部分,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分析了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通过两组案例分析得出,内蒙古特色畜牧业所拥有的差异型竞争优势就在于草原文化“天人合一”价值观所赋予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在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状况、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营造文化氛围、培育专项旅游产品、建设大众文化旅游产品、凝炼草原旅游的文化形象等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最后,通过阐述文化产业的内涵、战略地位及其草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而提出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产业的具体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127;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利峰;;浅析草原文化在内蒙古会展业中的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刘祝;;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经济论坛;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丽英;内蒙古形象在本土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过程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雷震;论蒙古族生态习惯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白雪;新闻报道中内蒙古形象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曲悦嘉;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2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92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