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2:39
【摘要】: 在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的国际背景下,确保我国自身的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13亿多人口的粮食供应主要来自于粮食主产县,稳住了粮食主产县的粮食产量,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局,因而可以说粮食主产县的粮食问题就是全国的粮食问题,把握住了主产县的粮食主动权就意味着把握住了全国的粮食主动权。再者从2004年以来连续六个惠农、富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和2008年10月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把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这些政策的国内背景下,探讨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区域经济政策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确定长沙县、攸县、湘潭县、衡阳县等40个县市为湖南省的粮食主产县、并按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将粮食主产县分为洞庭湖平原区、湘东低山丘陵区、湘中低山丘陵区、湘东北山区和湘西南山间盆地区五种类型,后根据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量和农民平均每人家庭经济经营纯收入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接着在对粮食产品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用DPS软件对湖南省和粮食主产县各区域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水平这些相关因素做了相关系数分析。 然后指出湖南省粮食主产县存在的六大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地区贫困率较高;种植技术落后,单产水平偏低,生产成本较高,竞争能力不强;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粮食深加工不够,龙头产业水平低;财政包袱沉重,资金入不敷出;社会问题突出,保障制度缺失。 其次在归纳总结并评价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县发展的各项现行政策后,表明现行政策本身和政策实施效果都存在一些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粮食主产县作为我国的一种问题区域,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独立并且科学和严谨的国家和省级支持和援助政策体系。 最后就调整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区域经济政策提出了六点具体措施:加强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兴建;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良改造;提高粮食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建立配套的政绩考核制度。
【图文】:
图2--1湖南省粮食主产县分布图F咭·2一IDistl内buti000fMajorG,恤一p伪due加gCounnesinHuoaoP,vin根据上文关于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界定,粮食主产县提供至少要达到全省粮食产量的60%以上。按照2003~2007年县区市的粮食平均产量达到6亿斤以上,,我省的粮食主产图2一1):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县、浏阳市、枚县、茶陵、湘潭县、湘乡市、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祈东县、未市、邵东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岳阳县、湘阴县、平江县、泪罗市、鼎城区、汉寿县、澄县、桃源
F皿9.2一50例,area, 5Ch叨 geof伍ec邝Ps加Hun.nP邝喇 InceandMajorGra加一roduc吨Countjes资料来源:根据《湖南统计年鉴》(各年度)有关数据汇总计算,图2一3至图2一6同。2.4.2粮食总产t的阶段性变化明显在湖南省和粮食主产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阶段性变化影响下,由图2一4可以看出,全省和粮食主产县的粮食总产量阶段性变化也较为明显。以2003年为界,1996~2007年这12年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1996~2003年的下降期,全省粮食总产量从1996年的2691.60万吨下落到2003年的2528.65万吨,5年净减少了162.95万吨,是1996年粮食总产量的6.05%,同期湖南省粮食主产县总产量从1854.72万吨减少到1629.23万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326.11
本文编号:2702402
【图文】:
图2--1湖南省粮食主产县分布图F咭·2一IDistl内buti000fMajorG,恤一p伪due加gCounnesinHuoaoP,vin根据上文关于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界定,粮食主产县提供至少要达到全省粮食产量的60%以上。按照2003~2007年县区市的粮食平均产量达到6亿斤以上,,我省的粮食主产图2一1):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县、浏阳市、枚县、茶陵、湘潭县、湘乡市、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祈东县、未市、邵东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岳阳县、湘阴县、平江县、泪罗市、鼎城区、汉寿县、澄县、桃源
F皿9.2一50例,area, 5Ch叨 geof伍ec邝Ps加Hun.nP邝喇 InceandMajorGra加一roduc吨Countjes资料来源:根据《湖南统计年鉴》(各年度)有关数据汇总计算,图2一3至图2一6同。2.4.2粮食总产t的阶段性变化明显在湖南省和粮食主产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阶段性变化影响下,由图2一4可以看出,全省和粮食主产县的粮食总产量阶段性变化也较为明显。以2003年为界,1996~2007年这12年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1996~2003年的下降期,全省粮食总产量从1996年的2691.60万吨下落到2003年的2528.65万吨,5年净减少了162.95万吨,是1996年粮食总产量的6.05%,同期湖南省粮食主产县总产量从1854.72万吨减少到1629.23万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32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健;张保华;李如雪;;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聊城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2 盛智颖,周发明;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3 李瑞平,施鹏程;必须建立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的长效机制[J];调研世界;2004年09期
4 张明梅;粮食直补:农业支持政策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实践[J];调研世界;2004年09期
5 吴成福;;我国农业主产区粮食补贴政策的分析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6 庄佩芬;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与中国农业保护[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叶亲忠,任红妍,程国强;实施符合规则的调整——WTO农业国内支持规则及其执行情况评价[J];国际贸易;2000年02期
8 杨茂;;农业经济政策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耦合机制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7年01期
9 黄季q,Scott Rozelle,解玉平,张敏;从农产品价格保护程度和市场整合看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10 张照新,欧阳海洪,陈洁;我国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702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