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与建模

发布时间:2020-06-24 12:5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日益完善,区域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能否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研究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丰富和完善区域物流理论,对提高我国政府部门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首先,本文在调查研究国内外现状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关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假设。 其次,本文搜集了全国177个地级城市样本的数据,对构建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再次,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方法和LISREL 8.70统计分析软件,得到了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能力与其构成指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构成指标的数量关系。 最后,本文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解读,并针对解读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59.2;F207;F224
【图文】:

路径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拟合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0.64 0.17 3.72 变量与指标之间的路径是否显著不等于 0 时,一般通过 计值-0 )/标准误,一般取 t 值大于 1.96 为显著。如表 3.值为 1.17,无法认定工业化系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图 3.5 是估计出参数之后的模型路径图。

路径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第二次


城市人口规模 0.76 0.26 2.89 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0.64 0.29 2.19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0.68 0.19 3.67 果显示,5 个指标与区域经济潜变量间的路径均显著不为 路径图如图 3.6 所示。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党建民;王晓珍;;徐州智慧物流发展定位及推广模式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王强;;哈尔滨市农产品物流的规划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强;兰白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利玲;西江干线航道服务水平与区域物流发展协同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克;新疆物流业发展的统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林海华;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区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5 李林;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6 倪兰亭;甘肃省物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邓萍;港口物流与腹地区域经济相关性测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可;基于灰色理论和协同理论的中原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物流空间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10 杨志远;西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7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7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