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城市化内在作用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3:10
【摘要】: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集中探讨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本文指出,城市化的本源就是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而人口向城市集聚是劳动分工逐渐完善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要前提。 为验证这一命题,本文利用劳动力迁移理论,建立了基于分工的城市化模型。模型揭示,当城市产业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而且当城市收入水平等于农村收入水平时,城市达到最优规模。但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城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模型还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当寻优技术呈规模报酬递增时,聚集经济出现,此时城市的增长将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工厂的期望产出,而农村人口将缩减。 接着,本文从宏观角度解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城市化与经济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四种状态。接着本文以中国为例,描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特征决定了其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地域差异。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建立了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模型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模型,并以中国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本文最后以重庆为例探讨了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结合重庆城市化现状,本文通过实证认为发展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是重庆城市化道路的最优选择,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91.1
【图文】:

重庆,加和作用,累积效应,矛盾比


4 城市化道路选择及建议:以重庆为例断累积下去。(如图 4.3 所示)图 4.2 发生累积效应的两种途径Fig.4.2 Two paths to inducing accumulative effect···加和作用应响R1+R2R1,2R1R0E0E1E2E1,2干扰···协同作用应响R1,2R1+R2R2R1E0E1E2E1,2·干扰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万利;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丽英;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陈义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8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8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