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场运营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民航运输以其便捷、舒适的特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机场作为民航运输的节点,已经成为集聚和辐射要素流动的中心、连接市场和资源的纽带。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机场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了区域的服务条件,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和各种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增强了机场对相关产业和资源的吸引,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伴随着机场的发展而展开,使机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如何正确测评机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使机场自身及相关部门对机场进行正确定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建立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内容为:第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分析机场对区域经济影响机理,为模型建立做好理论准备。第三,通过对比分析测算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几种常用方法,确定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机场贡献度进行测算,根据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建立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量模型;第四,基于建立的测评模型,选取杭州萧山机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机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并对机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第五,总结与展望。对本文内容作出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机场 区域经济 贡献度 测评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3
- 1.1.1 我国机场发展现状10-12
- 1.1.2 我国机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17-20
- 第二章 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机理分析20-28
- 2.1 机场相关概念及贡献度的界定20-22
- 2.1.1 机场定义20-21
- 2.1.2 机场的特征21
- 2.1.3 贡献度的界定21-22
- 2.2 机场对区域经济影响机理22-23
- 2.3 机场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23-28
- 第三章 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方法研究28-48
- 3.1 常用的测算方法28-35
- 3.1.1 生产函数法28-29
- 3.1.2 投入产出模型29-33
- 3.1.3 系统动力学方法33-35
- 3.2 测算方法对比分析及确定35-38
- 3.2.1 常用测算方法对比35-36
- 3.2.2 方法选取原则36
- 3.2.3 方法确立36-38
- 3.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38-43
- 3.3.1 vensim软件介绍38-39
- 3.3.2 模型构建基础39-40
- 3.3.3 系统因果关系40-41
- 3.3.4 系统动力学反馈系统41-42
- 3.3.5 系统流图42
- 3.3.6 系统变量及方程42-43
- 3.4 测算模型建立43-47
- 3.5 小结47-48
- 第四章 实证分析48-58
- 4.1 杭州市与杭州萧山机场发展概况48
- 4.1.1 杭州市经济发展概况48
- 4.1.2 杭州机场发展概况48
- 4.2 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48-55
- 4.2.1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48-49
- 4.2.2 模型主要参数确定49-51
- 4.2.3 有效性检验51-55
- 4.3 贡献度测算55-56
- 4.4 机场发展策略与建议56
- 4.5 本章小结56-58
- 总结与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大恭;;高速公路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公路;2005年17期
2 孔令赏;;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6期
3 ;中国区域经济“泛一体化”的多维整合框架[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6期
4 白占辉;;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5 江涛,,汪先义;试析南京区域经济的振兴与航运网络的建立[J];水运科技情报;1996年04期
6 杨秀兰;谈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建材;1999年08期
7 俞凤英;关于区域经济的几点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鲁敏,袁新;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市场的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9 ;论高速公路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江苏交通;2002年10期
10 刘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思考[J];大众标准化;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区域经济合作——探索与发展——“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区域经济学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3 王铮;李宪振;;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丁谦;曾庆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淑芳;林宝志;;论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施均显;;广西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10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纺织商会会长、中国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民营企业应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记者 刘国华 狄文君;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大连开讲[N];辽宁日报;2009年
3 龙超领;区域经济发展之影响因素论析[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广西检验检疫局 黄涛;发挥质检职能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5 记者 薛志伟;2011年 西部百县镇领跑区域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
6 ;区域经济强县的新跨越[N];日喀则报(汉);2012年
7 本报区县部记者 编辑整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N];太原日报;2012年
8 记者 武永召;邯郸市政协强力助推区域经济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唐元贵;厚街 两调整两提升 培育创新型区域经济[N];东莞日报;2012年
10 记者 任红芳;找准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3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4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何频;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坤;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尤丽亚;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燕竹;基于GIS的我国区域经济板块差异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汤e
本文编号:273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