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综合保税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02:08
【摘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实行更加自由的经济体制。保税制度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自由贸易之路的有效途径,我国现有的保税制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许多问题,保税物流园区的设立加快了我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转型的步伐。综合保税区是在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发展的基础上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是我国保税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刚刚起步,其内涵和功能都处在探索中。本文先后分析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在探讨综合保税区设立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保税区的内涵,通过分析我国保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综合保税区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例论证了综合保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从物流资源和产业支撑的角度分析了建设武汉综合保税区的外部条件。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支配效应理论、涓滴效应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武汉综合保税区的需求。在分析保税货物类型的基础上用灰色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武汉的保税货物量进行了预测。探索了国际自由贸易区和国内综合保税区的定位的特点。对综合保税区现阶段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在分析武汉综合保税区所具有的区域功能基础上对其做了区域功能定位。结合武汉外向型产业发展思路对武汉综合保税区进行了产业功能定位。对武汉综合保税区进行了区域层次分析和SWOT分析,然后明确了武汉综合保税区的战略定位。用预测的武汉保税货物量初步测算了武汉综合保税区的用地规模。结合武汉各海关监管区地域分散的特点,从政策、功能、运营和信息的角度提出了武汉保税物流中心与水港、空港的具体区港联动发展方案;从保税物流、产业、贸易、政策、信息的角度提出了武汉保税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以及其它经济发展区的区区联动发展方案,并探讨了武汉综合保税区的开发、经营、管理模式。 论文最后分别从制度、政策、组织、技术的层面提出了建设武汉综合保税区相关建议。在分析比较我国综合保税区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区别后,对武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突破做了初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739022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方琳;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9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3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