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菏泽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1:15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菏泽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提出的“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对我国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以后的客观要求,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此独特的历史背景下,针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有关的产业结构理论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从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列举了已有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的模型与方法,并分析其主要贡献及局限性。然后,运用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菏泽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在投入产出平衡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对菏泽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菏泽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 评价分析 多目标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1.2.1 研究的目的10
  • 1.2.2 研究的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20
  • 1.3.1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10-11
  • 1.3.2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研究11-19
  • 1.3.3 研究评述19-20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20-21
  • 1.4.1 研究思路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1.4.3 技术路线21
  • 1.5 本章小结21-22
  • 2 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22-33
  • 2.1 产业结构22-27
  • 2.1.1 产业结构内涵22
  • 2.1.2 产业结构特征22
  • 2.1.3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22-24
  • 2.1.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4-27
  • 2.2 产业结构的优化27-33
  • 2.2.1 产业结构优化内涵27-28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演进28-30
  • 2.2.3 产业结构优化内容30-33
  • 3 产业结构的评价模型33-37
  • 3.1 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33-34
  • 3.1.1 评价目的、内容33
  • 3.1.2 评价的方法33-34
  • 3.2 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34-35
  • 3.2.1 评价目的、内容34
  • 3.2.2 评价的方法34-35
  • 3.3 产业结构相似度比较分析35-36
  • 3.3.1 评价目的、内容35
  • 3.3.2 评价的方法35-36
  • 3.4 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36-37
  • 3.4.1 评价目的、内容36
  • 3.4.2 评价方法36-37
  • 4 菏泽市的经济现状37-64
  • 4.1 菏泽市经济发展现状37-42
  • 4.1.1 菏泽市GDP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7-38
  • 4.1.2 菏泽市人均GDP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8-39
  • 4.1.3 菏泽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9-41
  • 4.1.4 菏泽市进出口总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1-42
  • 4.2 菏泽市产业现状42-49
  • 4.2.1 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43-45
  • 4.2.2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现状45-47
  • 4.2.3 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47-49
  • 4.3 菏泽市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现状49-54
  • 4.3.1 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现状49-50
  • 4.3.2 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现状50-53
  • 4.3.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现状53-54
  • 4.4 菏泽市产业结构优化测度54-59
  • 4.4.1 菏泽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54-58
  • 4.4.2 菏泽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58-59
  • 4.5 菏泽市产业结构比较分析59-64
  • 4.5.1 菏泽市产业结构相似比较分析59-61
  • 4.5.2 菏泽市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61-64
  • 5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64-76
  • 5.1 菏泽市产业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64-66
  • 5.1.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建立的依据64
  • 5.1.2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64-66
  • 5.1.3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设定66
  • 5.2 菏泽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实证分析66-76
  • 5.2.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66-67
  • 5.2.2 权重的确定67
  • 5.2.3 模型结果及分析67-76
  • 6 措施与建议76-82
  • 6.1 优化原则76-77
  • 6.1.1 以经济发展目标为主,以充分就业为辅76
  • 6.1.2 以菏泽市基本情况为出发点76
  • 6.1.3 内外部产业结构同时调整76-77
  • 6.1.4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77
  • 6.1.5 以资源环境为前提77
  • 6.2 菏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77-78
  • 6.2.1 宏观层面:自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77
  • 6.2.2 产业层面:以产业内优化升级为主要路径77-78
  • 6.3 菏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78-82
  • 6.3.1 政府发挥主体作用78-79
  • 6.3.2 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79-80
  • 6.3.3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80-81
  • 6.3.4 加快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录86-98
  • 致谢98-9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9-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起静;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J];经济师;2000年05期

2 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10期

3 侯志阳,戴双兴;城乡居民二元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企业经济;2001年08期

4 何为;浅论调整产业结构[J];企业经济;2001年12期

5 贝瑜;试论山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滕月;产业结构升级既要“抓大”又要“扶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8 周勤;“藕”状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张茜;我国产业结构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1年09期

10 朱应皋,吴美华;西部产业结构再调整的政策支持[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铖;;“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发展廊坊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丛苓;;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领导者影响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立群;邓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测算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邱英汉;;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中的政府职能探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明;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 阎锐;转变观念 推进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河北日报;2000年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N];河北日报;2005年

4 李悦;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日;产业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王晓荣 兰昆琴;伊旗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7 田学斌 梁彦洲;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N];江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赛;上海产业结构要围着“四个中心”转[N];联合时报;2007年

10 丁力;通过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N];南方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廖荣俊;基于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成;延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D];延边大学;2001年

5 牟力波;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元颖;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新征;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史玉杰;利润率诱导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崔志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菏泽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5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