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经济法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0:04
【摘要】: 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怎样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呢?本文认为,关键是加强经济法的保障。这是因为在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民法调整不了新的横向关系(即处于平等主体地位的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及处于平等主体地位的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及行政法调整不了新的纵向关系(即长株潭城市群协调机构与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协调管理关系,以及长株潭协调机构与湖南省各行政机构整体的协调管理关系),这两类新的社会关系不由传统法法调整,应由经济法的调整。着重运用经济法来调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新出现的经济社会关系,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加强经济法保障模式的必要选择。 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长株潭建设的实际情况,长株潭建设必须是法制先行,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地方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首先,要创制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构组织法,来调整长株潭建设中新产生的两种纵向关系。建议在目前的“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下再设立各专门功能的协调机构,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要创制长株潭建设协调发展行为法,来调整长株潭建设中新产生的两种横向关系。建议制定《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合作发展条例》,以调整长株潭的财富协同创造关系;制定《长株潭城市群竞争条例》,调整长株潭创造的财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关系;制定《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成果分配调控条例》,以此保障长株潭经济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由此全面构建长株潭发展的经济法保障体系。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获批,为其高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将长株潭的经济建设纳入经济法的保障范围,将使该城市群的各个城市的发展既受到激励又受到约束、既具有竞争的活力又能够彼此理性地合作,最终发挥长株潭作为城市群的整体优势,构筑起长株潭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实现长株潭经济建设新一轮的腾飞。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芬;;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中的政府公关战略[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2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决定[J];湖南政报;2008年16期

3 栗建华;李勇;;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调查[J];新湘评论;2009年02期

4 张仁平;曹任何;;府际管理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合作模式研究[J];行政与法;2008年08期

5 王有法;谢国才;;浙中城市群规划立法呼之欲出[J];浙江经济;2009年13期

6 杨成湘;;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呼唤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周松涛;;论湖南经济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J];湖湘论坛;2009年02期

8 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莫伟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政府管理体制创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周中枢;;长株潭实验:对两难选择的破解[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兵;凌云飞;;长株潭城市群“新融城模式”浅议——长株潭城市群城际公路规划与“两型社会”的耦合分析[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刘丽;赵敏;秦普丰;雷鸣;李细红;;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肖彬;赵学彬;;政府治理转型与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增长研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刘茂松;;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增长极的洞庭湖腹地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议[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巍;陈群元;;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邓昌坤;;新区域主义视野下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构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战平;;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SWOT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汤放华;龚蓉;;城市生态地区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实证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怀龙;邓德胜;陈德良;;绿色制造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饶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严运涛;长株潭城市群综改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伟健;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确定[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丁文杰 谭剑;五项改革“箭在弦上” “三个率先”层层推进[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闫慧;长株潭城市群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创新之举[N];湘潭日报;2009年

6 周华平 牧园青;18个区域重点开发扩至益阳岳阳[N];湖南经济报;2009年

7 毛腾飞 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两型社会建设要把握好四个关系[N];湘声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武孝军;白沙示范片获批长株潭城市群示范区[N];衡阳日报;2009年

9 翁灵娜;让“两型”成果惠及更多群众[N];湘潭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徐蓉 唐婷;工信部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座谈会在长举行[N];湖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亮;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朱顺娟;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吴明华;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曾万涛;长株潭联市制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彭顺喜;基于遥感图像的城市空间扩展监测[D];中南大学;2007年

7 韩学文;湖南城市群林业建设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8 李新平;“两型社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于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曾明华;区域交通网络层次性与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言迎;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分布的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刚;长株潭城市群社区休闲体育设施现状及需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颖;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马颖;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祥斋;长株潭城市群紧凑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思远;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菊;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杨妹琳;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休闲体育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谈文翔;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行政协调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秦婷婷;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低碳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7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