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20:2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认识与使用问题上。由于早期货运枢纽建设中对物流考虑较少并且功能单一,更没有增值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对货运枢纽的需要,以致在现代物流的大发展中,货运枢纽甚至被弃置在物流发展的范畴之外,出现了被边缘化倾向。而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实践证明,货运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客观上为运输业由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以场站为依托的、集约化、规模化、提供全方位运输服务的现代化运输系统转变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且货运枢纽与物流枢纽在业务范围、功能、经营运作等方面十分相似,具有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化的条件和优势。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当前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已然成为了我国解决在物流发展领域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此情况下,本论文提出了利用货运枢纽为基地拓展物流功能,整合现有物流设施存量,构建区域物流系统,即构建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从而以促进物流高级化进程健康发展。 在提出了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理念之上,论文明确了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服务定位、功能定位,重点研究了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网络通道规划、节点规划与信息平台规划,提出了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网络架构模型、网络规划模型及方法、网络节点层次结构模型及网络节点选址方法与规模确定方法,同时提出了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模型及其实施方案。最后,针对系统的规划建设,就“软件”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其规划实施。并进一步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与陕西省区域物流规划进行了有效结合,规划提出了基于货运枢纽的陕西省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纵观整篇论文,文章研究提出的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整个规划体系相对完善,规划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完全达到了研究的初始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5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萍;;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2 ;京津冀——区域物流大有可为[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3 侯诣卓;;应用先进物流系统并非只为“门面”工程[J];现代制造;2010年05期

4 ;培育区域物流的沃土[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5 行喜欢;;物流系统助力时捷实现3000家便利店的配送[J];信息与电脑;2011年08期

6 唐秀丽;邬跃;张涵;梁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建议[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7 朱昱音;;粮食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与前景[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8 董三省;;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9 时海涛;于峰;;浅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问题[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10 田文哲;;建立我国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秋菊;甘仞初;;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波;肖健梅;王锡淮;;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扬;陈幼林;崔世华;王召强;;基于ITS技术的2010年世博物流系统构建[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文明;田怀文;王金诺;李卓慧;;物流系统的计算机动画模拟技术[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田青;周刚;齐二石;刘海虹;;丰田生产方式的物流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迎接物料搬运技术新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耿勇;鞠颂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及其治理模式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何伟;吴先忠;;建设高效农产品物流系统 促进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8 ;透视“零库存”——一汽大众应用物流系统纪实[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倪晓娟;;物流:竞争的利器[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万海英;胡文韬;;融入条形码技术的新型检验物流系统[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登才;专家支招区域物流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实力[N];国际商报;2008年

2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谢传群 石英格;刘庄矿打造一站式物流系统[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史传发;2010年“物流系统”繁荣将持续[N];证券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10 阿燕;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瑞江;烟草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朱煜;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余福茂;关于物流系统规划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刘晓峰;物流系统模拟与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强;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张颖;基于SD模型的京津冀地区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晓慧;香港与深圳两地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7 宋薛峰;佛山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乐;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6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76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