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5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萍;;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2 ;京津冀——区域物流大有可为[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3 侯诣卓;;应用先进物流系统并非只为“门面”工程[J];现代制造;2010年05期
4 ;培育区域物流的沃土[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5 行喜欢;;物流系统助力时捷实现3000家便利店的配送[J];信息与电脑;2011年08期
6 唐秀丽;邬跃;张涵;梁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建议[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7 朱昱音;;粮食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与前景[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8 董三省;;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9 时海涛;于峰;;浅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问题[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10 田文哲;;建立我国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秋菊;甘仞初;;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波;肖健梅;王锡淮;;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扬;陈幼林;崔世华;王召强;;基于ITS技术的2010年世博物流系统构建[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文明;田怀文;王金诺;李卓慧;;物流系统的计算机动画模拟技术[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田青;周刚;齐二石;刘海虹;;丰田生产方式的物流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迎接物料搬运技术新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耿勇;鞠颂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及其治理模式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何伟;吴先忠;;建设高效农产品物流系统 促进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8 ;透视“零库存”——一汽大众应用物流系统纪实[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倪晓娟;;物流:竞争的利器[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万海英;胡文韬;;融入条形码技术的新型检验物流系统[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登才;专家支招区域物流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实力[N];国际商报;2008年
2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谢传群 石英格;刘庄矿打造一站式物流系统[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史传发;2010年“物流系统”繁荣将持续[N];证券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10 阿燕;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瑞江;烟草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朱煜;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余福茂;关于物流系统规划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刘晓峰;物流系统模拟与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强;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张颖;基于SD模型的京津冀地区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晓慧;香港与深圳两地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7 宋薛峰;佛山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乐;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6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7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