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与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31 12:49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对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及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正在变为现实的市场。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强国,赶超能力和创新能力令世人瞩目。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和投资规模大幅度攀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贸关系变得更为紧密。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加快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设立自由贸易区,是两国经济区域分工走向不断深化,并取得最优资源配置和相对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有效地推动两国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两国之间形成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产业互补与分工合作。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建设富有成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东亚地区的政治合作,增强东亚地区国家在世界的话话权。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探讨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目前,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经进入“官产学”相结合的阶段,尤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及日本经济衰退之后,两国都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为近期两国经济合作的重点。 本文旨在立足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当代世界经济形势,特别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东亚经济新形势,用辨证思维分析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问题。研究重点在于首先整体上先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进行综合性论述和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不足:其次,对构建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再次,着重对其构建后的贸易效应进行预测分析,并以两国的贸易流量为解释变量,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以定量分析方法检验了两国的贸易量与两国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空间距离等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最后,对中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障碍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揭示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两国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和互补互动的关系,为构建两国自由贸易区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752.7
【图文】:

中韩贸易,情况


产品大部分出口到第三国,也有韩国对中国拒绝扩大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儿年里,韩对华贸易顺差增长加快,2002年增幅为34.3%,2003年达到83.9%,2004年为52.370(见图6一1)。韩国人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GDP总量大于韩国,人均GDP低于中国的事实,产生了具大的反差。体现在对华政策上就是一方面希望中国为韩国长期地提供广阔而稳定的商品出口市场,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过分依赖于中国。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也是这种政策考虑的产物。0心奋仆加一0亡J移2,

本文编号:2776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76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