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1:29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平台。因此,如何以区域内部主导产业为基础,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物流系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典型二三一结构,在制造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情况下,构建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成为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系统论等为指导思想,运用协同学等经济管理理论,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注重逻辑推演与案例分析。 首先,本文对新型制造业和区域物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视野下新型制造业与区域物流系统关联度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的科学内涵; 其次,以“以人为本、道路先行、产业驱动、信息整合、协同进化”的科学内涵为依托,从制造企业的行为转变分析入手,推导出新型制造业下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新要求,并以此为依据,从网络布局、信息平台、企业体系分层次构建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 再次,在对传统区域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原理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运行结构、运行动力、运行协同以及运行保障四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剖析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运行机制; 然后,以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支撑作用为目的提出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相关建议; 最后,南京都市圈及物流体系分析为起点,全面、深入地阐述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南京都市圈物流体系构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从科学布局、政策引导、网络保障、企业培育四个方面进行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南京都市圈物流系统发展研究,并提出其运行保障的相关举措。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4;F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秀月;张梅青;;区域物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2 陈星;;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转变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3 刘立霞;;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4 李冰漪;;打造京津冀一轴两翼多节点模式——专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5 海峰;郭强;邵校;;轴辐式区域物流服务网络的协同机制与模式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6 隋博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贵勤;王瑞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关系的理论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乡萍;;制造业信息化基本问题及31个省市制造业“信息化”效用的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3 张得志;谢如鹤;罗荣武;;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郑伟;;江苏制造业的三大指标分析——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的江苏制造业发展再审视[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陆丽芳;;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算法分析研究[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得志;谢如鹤;;湖南省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三次全国城市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交流研讨会暨第十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5年

7 马汉武;王建华;黄贤凤;;区域配送中心优化及敏感性仿真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得志;谢如鹤;罗荣武;;物流园区布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敏;;交易成本最小化下的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园区建设[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薛富智;李晨;;以大型铁路物流园区为推手的新城规划探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峰;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意义大[N];国际商报;2001年

2 九江学院 张平;建设生态经济区要优先开发物流业[N];九江日报;2010年

3 胡敏;做好现代流通这篇大文章[N];经济日报;2003年

4 时报记者 胡光华 邓敏雯;两岸物流商机突显 闽企期待入台发展[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5 谢平涛;广州物流 横看成岭侧成峰[N];国际商报;2002年

6 首席记者 张守梅;大架构之下:牡丹江的定位与选择[N];牡丹江日报;2011年

7 首席记者 吴晓松;云南最大物流园区晋宁开建[N];昆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张文东 王晓东;双楼港物流园建设启动[N];徐州日报;2010年

9 向志强 吴小康;中国-东盟物流发展需“统一行动”[N];现代物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晗熠;区域物流系统及轴—辐网络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杨晓雁;区域物流系统效应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况漠;基于TEB演化机制的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薛辉;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肖卓;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邵扬;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岳峰;不确定信息环境下区域物流能力柔性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

9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张得志;物流园区演化机理与布局优化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基于新型制造业的区域物流系统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董秀月;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中华;区域物流系统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周婷;区域物流系统成本控制方法与途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丹;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监测体系设计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念蔚;柳州物流系统的供需均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谈丽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徐燕;区域物流系统的信息平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崔洪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物流绩效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赵枫;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粮食物流体系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6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6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