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珍珍;;以质为本 稳中求升——2011家纺产业集群会议在新疆召开[J];中国纺织;2011年07期
2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的决定[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2期
3 王晓轩;张璞;;产业集群的社会特征研究——以银川市清真产业为例[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4 ;山西省要打造三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0期
5 ;产业集群 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新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6期
6 盖骁敏;张文娟;;FDI产业集聚的根植性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7 ;产业集群打造实力牙克石[J];硅谷;2011年14期
8 ;传媒经济观察[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9 丁汉青;陈铮;;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的实践——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分析(上)[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10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耀伟;;基于集群创导导向的航空产业集群治理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7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方润高;产业集群求突破[N];中山日报;2006年
2 杜东生;对培育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N];铁岭日报;2007年
3 郑红;引资:瞄准“根植性”企业[N];解放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叶健;“十字路口”上的创新求索[N];辽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yN淼;魏后凯:防范中国产业集群衰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 辜胜阻;产业集群演化与文化创新[N];科技日报;2009年
7 刘清敏 见习记者 马连鹏;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源泉[N];大连日报;2005年
8 常懈;地方集群急需构建互动网络[N];中国纺织报;2007年
9 马建中 阮继清;产业链断裂内聚力薄弱[N];湖北日报;2006年
10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产业集群的五大创新特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田春华;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鄂一秀;辽宁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张小梅;基于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微;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扩散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宋瑞峰;大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谡萍;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意产业集群治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李雯;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8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