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论汉萨同盟的兴衰

发布时间:2020-08-26 02:58
【摘要】: 汉萨同盟在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428年,在中世纪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汉萨同盟的研究国内外都不太多。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汉萨同盟兴起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汉萨同盟的繁荣,第三部分论述了汉萨同盟衰落的情况,重点探讨了衰落的原因。 汉萨同盟是日耳曼人向东扩张和殖民过程中形成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汉萨同盟的形成。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莱茵同盟的建立以及海盗的猖獗,促使汉萨同盟的最终形成。 汉萨同盟有四大商站:伦敦、布鲁日、诺夫哥罗德和卑尔根。汉萨同盟于1370年打败丹麦,签订《施特拉尔松合约》,汉萨同盟达到鼎盛阶段。 对于衰落的原因,本文认为,政治动荡和分列式他缺乏王权的强大支持;汉萨同盟最为一个组织所表现的松散性和软弱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商业上封建因素过多,地理大发现后商路中心的转移;同盟关注远程贸易甚于国内贸易,对过亚市场依耐性很大,而对国内市场漠不关心,导致对周围农村缺乏吸引力,周围农村给其提供的支持很少。面对中古晚期的城市危机,汉萨同盟反应迟钝。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汉萨同盟的衰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51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外刊封面[J];文史参考;2011年07期

2 ;教授风采[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侯君;王岩;;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城市品牌传播策略[J];新闻采编;2010年06期

4 程小畅;;经济建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5 戴鞍钢;;租界与上海城郊农村[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6 郭晓君;;小议元代杂剧[J];娘子关;2011年04期

7 卢川;;略论中晚明荆州城市人文形态——以荆州地域文献为考察对象[J];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娜丽斯;;简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李晓莉;;以创新求发展 以创新求超越 实现城市动物园可持续性发展[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10 朱蓉;;“凤凰”重生:考文垂城市历史中心区更新实例评析[J];装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崔曙平;;构建绿色高效的城市物流网络[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政清;;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问题与发展趋势[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4 周国丰;郭秀芝;;“跟进机制”与沈阳经济跳跃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东升;孙晓霞;;休闲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动力[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周道炯会长致辞[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随臣;;循环经济与矿业城市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龙永枢;;城市经济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意义[A];第二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向前;;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泉州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焦光绪 赵洪超 YMG记者 王道昌;福山城市经济全面提速[N];烟台日报;2008年

2 凡想 胡静娴 玉兰;南闸镇以“五好”为抓手突破发展城市经济[N];江阴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婷;阿克苏市城市经济逆市“飘红”[N];阿克苏日报;2009年

4 程伟虹 范峥;城市经济:打造江阴经济新亮点[N];江阴日报;2009年

5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陈程;融入一线城市经济生活圈[N];中山日报;2009年

6 YMG记者 刘新国;城市经济率先“突围”[N];烟台日报;2009年

7 记者 欧梁 实习生 方琼;明确主攻方向 发展城市经济[N];岳阳晚报;2010年

8 记者 王唯先;以宜居名义拉开城市的框架[N];牡丹江日报;2010年

9 林镇杰 陈昀艺 王朝虹;城市经济“向上”提升[N];湄洲日报;2010年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黄咏梅;城市,靠软件也能扬名[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先宁;城市经济聚散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张权;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李广军;中国城市资源占用及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李健英;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钟威;珠三角“极点”城市住宅价格传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贺佐成;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虚拟社区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兰海;中国城市商品住宅特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吴勇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令军;论汉萨同盟的兴衰[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万珍秀;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程;浅析中世纪德意志汉萨同盟的兴起[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沙东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魏步青;武汉市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史浩然;宜居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建及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晨;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区的形成与界定研究探讨——以南昌市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洋;重庆市经济发展对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毛晓红;会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赖惠彬;基于博弈论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4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4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