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21:48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2000-2013年服务经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贡献差异演变。以旅游业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运用Theil指数、混合OLS模型对区域间贡献差异进行实证测度与影响因素检验,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升服务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与缩小区域间贡献差异提出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慧;;资源禀赋、服务集成与经济增长——以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2 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年07期

3 刘世锦;任兴洲;王微;;关于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J];科学发展;2010年08期

4 孟媛;陈敬良;杨扬;;上海市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1期

5 杨玉英;邱灵;洪群联;;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现状评价和趋势预测[J];经济纵横;2013年03期

6 姜长云;;我国服务经济发展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慧琴;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的演进与利益摩擦[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爱民;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新;王虹;姚国荣;;服务业中的服务过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张智;;现代服务业实质特征辨析[J];城市;2011年10期

3 林文芳;;加快发展服务经济 推动消费转型升级[J];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4 罗翔;;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4年05期

5 景跃军;杜鹏;;中国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倪明胜;;社会服务概念辨识与路径优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司汉武;王黎黎;;从服务经济的拓展看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局限[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3期

8 王然;;社会服务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J];中国民政;2011年08期

9 陈继勇;姚博明;;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的机制选择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J];珞珈管理评论;2012年01期

10 徐黎源;李玉明;季宏;;嘉兴市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映波;现代服务业网络化集成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邓小丽;我国家政服务业调查及网络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顾立汉;服务集群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邓泽林;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元;我国第三产业及内部结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奇;;我国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端计;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特色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15期

3 黄晓凤;;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4 白仲尧,依绍华;服务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5 郑文;;对外投资与母国服务业水平——理论分析与政策启示[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6 齐俊妍;;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的指数比较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7 张道航,王鼎恩,曲真儒;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定位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吕炜;;辽宁“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的理论与构想[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李晶;吕靖;;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的方案评价决策矩阵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段志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杰;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裴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君乐;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J];前线;2001年07期

2 钱松;木业区域经济的是与非[J];中国林业;2001年18期

3 施卫东;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7期

4 丁乃今;;鸡西市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封颖;;对区域经济管理的建议[J];中国经贸;2001年05期

6 白井文;;论网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兼析广东省通过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J];南方论刊;2001年03期

7 钱党珠,潘晓棠;推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协调发展[J];发展论坛;2002年01期

8 鲁敏,袁新;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市场的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9 郭巍杰;试论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许兴莉;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3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林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东西部关系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来永钧;孙玉亭;王修鹏;;标准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年

6 陈晓娟;;成都市金牛区区域经济调查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张锋;杨凡;田敏;;川渝两地城乡统筹与区域经济[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玫玫;;论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邱志忠;;绿色生产力与区域经济[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10 林宝志;;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临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坚;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1年

2 徐晓琴;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马莉;上海合作组织迈向区域经济合作[N];国际商报;2003年

4 黄庭满;格局之变:从省份经济走向区域经济[N];国际商报;2005年

5 陈元杰;发展区域经济必先强基础[N];经理日报;2004年

6 记者 任春;我国与欧盟建立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庭娅;上合区域经济合作具五大优势[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记者 苗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十月召开[N];财会信报;2006年

9 陈孟平;强化区域经济 淡化区或经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李钢 刘华芹;加速推进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3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4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何频;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莉;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收益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岩;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海明;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罗远鹏;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5 沈洁;湖北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与驱动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波;乡镇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及其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袁伟彦;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晓丹;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刘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陈素香;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1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21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