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0:38
   区域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既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 中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2亿 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 本国情特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东西部 协调发展,以便把区域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人们社会心理所能承受的范 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 题,也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 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阐述区域 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成本较小的 解决途径,从而为指导中国区域最终实现协调发展作一尝试性研究。 本文研究的起点和终点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将从空间 和时间两个视角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展开研究,空间视角的研究包括区域 内部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两个层面,而时间视角的研究则涉及区域现在 和未来的协调发展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见,从宏观的、全方位的 角度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其中,涉及区域内、区域间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协调发 展问题。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本文的主线,如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 性机制,始终是本文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本文由导论与正文组成,正文共分为五章。主要观点如下: 导论部分,将着重阐述选择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研究主题的缘由、 现有研究的成果及不足、研究范围和方法以及各章结构与要点。 第一章: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这一章 首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作一界定,然后,对现有的国内外区域发展理 论进行分析,并在对以往观点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历史上出现的四种区域协调模式逐一作客 观的介绍和评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 协调模式框架的设想。 第二章:中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本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对区域内经 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了理性透视,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定义、尺 度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其次,对中国区域内经济与 社会发展作了现实的审视,指明了其不协调发展的种种表现;最后,指出 了近期内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可供选择的思路。 第三章:中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区域间协调发展包括总量协调与结 构协调两个方面。但目前我们谈到的区域协调更多的是指总量协调,其实, 区域结构的不协调才是问题的根源。本章从结构八手,通过明确区域间协 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 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几大关系。 第四章:中国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可持 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毗、特点、阶段等基本问题Z 然后,阐述了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Z 最后,提出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可 持续发展的方向、重点发展领域、项目以及对策、措施等。 第五章:21世纪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章主要阐述国外 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我国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基础,以及ZI世纪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实现途径等问题。 在中国迈向21世纪之际,东部地区要持续稳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 加快友展,从而最终实现东部与中西部的协调发展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更 为重要。随着大开放、大开发时代的来临,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一定能 够形成。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春生;;公安教育训练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公安研究;2011年09期

2 张可云;易毅;张文彬;;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内涵[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4期

4 席娜;;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之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2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荣添;冲突与协调[D];华侨大学;2006年

6 安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罗其友;农业区域协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王海萍;区域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姬兆亮;区域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松标;揭阳潮汕空港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飞;国土空间功能分异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毓婕;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玉姗;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范丽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增建;河北市际经济增长差异及成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蒙延军;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8 何坤;系统论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测评[D];华侨大学;2011年

9 田凯铭;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李杰;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1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21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